2005年07月20日 来源:来宾政府网 作者:莫益路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兴宾区党委、政府在夺取抗洪抢险救灾阶段性胜利后,审时度势,通过发展短、长期农业产业,深挖企业潜力,吸引外商来投资发展等方式,全面推进灾后经济建设,努力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今年上半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0552万元,同比增长7.2%;完成财政总收入8209万元,占年度任务的73.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57元,占年度任务的78.4%。    
 
    针对农业受灾严重的情况,该区采取短长结合的方式发展产业经济。“短”方面:一是根据水源特点种植农作物。目前,该区受灾严重的高安、大湾、蒙村等乡镇已种植中造水稻2.5万亩,耙田整地种植小白菜等蔬菜2万多亩,余下的已整墒陆续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很多农民还在其中间种红瓜子、黄豆等经济作物。同时,该区明确今年下半年计划种植的36万亩晚稻或玉米及18万亩红薯等粮食面积不减;二是水产畜牧部门在做好动物防疫的前提下,加大对下半年10个养殖小区、300个规模小区的建设力度,并发动农户增加养殖数量,即1家多养1头猪或1头牛,10只鸡或鸭、鹅等,达到积腋成裘的目的;三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在今年下半年把6000人输送到广东等地务工。通过这些短期发展,使农民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经济入。        
 
    “长”方面:一是建立桑蚕基地。该区以小平阳、蒙村、城厢等乡镇为示范点,明年推广建立10万亩的桑蚕基地;二是发展花卉产业。在城厢、良江、桥巩等地动员农民利用郊区的优势建立2000亩的名贵花卉产业。三是建立生态产业。下半年在农村建成4700座沼气池,使全区沼气总数达到3万座,并借助沼气池达到带动一栏猪、一片菜、一片果、一张塘等循环效应经济目的。同时,为了保障这些短长产业顺利发展,该区农村信用社已决定在下半年向农民发放小额信用支农贷款1亿元以上。   
  
    同时,该区积极采取措施内外搞活第二产业。“内”即深挖企业潜力,在各方面继续倾斜支持一批总产值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外”即继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另外,搞好第三产业,通过不断引进外商前来投资发展物流、商住、服务、餐饮、建筑等行业,多渠道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