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20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邹文彬 覃柳丹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看得见灶台上火苗却看不见柴草,看得见猪牛却闻不到粪臭,房舍四周绿树掩映,花果飘香。这是7月14日笔者在忻城县见到用上沼气的农户新生活的真实写照。

  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忻城县走发展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的道路,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4.8万元,组织群众建设沼气池3120座,解决了3120户1.56万多人的能源问题,逐步改善了贫困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该县在沼气建设中,把沼气作为发展种植和养殖业的纽带,大力发展“猪(牛)-沼-粮(菜、果)”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并结合养殖业或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兴农村沼气经济。该县大塘镇敬流村52家用沼气户,年出栏猪牛1300多头,获利25万多元,按使用液化气计算,每年全村能源节支近25万元。由于沼肥肥效较高,且有驱虫、抑菌等作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农药用量,有效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良了土壤结构。该县城关镇范团村三堆屯就利用沼肥种植千亩无公害蔬菜,年产值达百万元。

  忻城县还把沼气建设与退耕还林、文明村镇建设相结合,引导农民建设生态农村。近年来,全县造林0.95万公顷牞其中退耕还林造林0.67万公顷,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6%。另外,该县还在农村群众中大兴文明之风,努力革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新生活,一改过去村里村外、房前屋后到处是草料堆、肥料堆,厕所臭烘烘、苍蝇蚊子叫嗡嗡、家家烧柴做饭烟熏火燎的旧貌,使农村生活环境大变样,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在,村民们不但住的是楼房、烧的是沼气、吃的是无公害农产品,还用上了自来水,通上了水泥路,装上了程控电话。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