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19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为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今年以来,防城区克服了干旱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制订的22个农民增收项目扎实推进,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完成计划目标的50-80%,按所实施的项目初步统计,预计可实现全区农民人均增收约95元,占计划的64%。该区通过优化结构、强化工业、深化服务,多渠道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优化结构、打牢农民增收内在基础 

    该区深刻体会到建设示范点对促进全面生产开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建点、连线、扩面的办法,抓好农业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利用“一廊三线”,即沿边公路特色经济长廊、防城至江山公路沿线、防城至峒中公路沿线、防城至扶隆公路沿线,按照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准大搞示范,先后建立了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等农民增收示范点60多个,示范点总面积达1?5万多亩。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全区早造杂交水稻面积达10万亩,占早稻播种面积84%以上,优质谷种植面积达9?5万亩,占早稻面积80%;杂交玉米3?3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90%;全区共发展新植甘蔗1?47万亩、新植水果0?73万亩、木薯2?8万亩、新植竹子0?63万亩,新植松树0?51万亩、新植桉树0?47万亩、新植八角0?35万亩、新植肉桂0?26万亩、海淡水养殖面积达8?7万多亩。 

    强化工业,拓宽农民增收来源渠道 

    该区牢固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的理念,加强了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强了农业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以工促农、以工辅农。建立了以香料为加工原料的宝林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扶隆香料开发总公司,以海产品为加工原料的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以中药材为加工原料的中天药业,以糖料蔗为加工原料的农垦糖业防城分公司,以冬瓜为加工原料的汉兴食品厂等3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4200多名农村劳动力洗脚上田入厂。目前,还有宏源浆纸有限公司、富新金花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新建的工矿企业即将投产运行,年内将可增加就业岗位500个以上,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创造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深化服务,提供农民增收有力保障 

    该区为了进一步挖掘增收潜力,加强了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抓好农产品绿色通道工作。今年以来,共免费发放以绿色通道通行证7000多份,运输特色农产品达多2?8万吨。二是抓好农产品质量提高。通过提高质量,提高农产品效益。大力抓了那良大河、滩营那屋背、华石那湾等多个无公害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推广了频振式杀虫灯、诱虫黄板、杀鼠竹筒毒饵站等一批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的技术。年内还将实现1万亩无公害标准化蔬菜产地认定和2万亩标准化红龙果基地产地认定。三是抓好农业信息建设。通过建立的农业信息网站,帮助相关企业和客户发布各类农产品产销信息500多条,并成功实现了网上交易30多单,产品交易总量达15000多吨,成交金额850多万元。四是抓好农民工转移培训。通过市一职校等培训基地,抓好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上半年,实现了1200多名农民工的培训转移就业。五是抓好增产技术推广。上半年推广了节支增效的免耕抛秧技术近3万亩,旱育稀植8?5万亩,地膜覆盖2?4万亩,实施了吨粮田1?5万亩、吨糖田5000亩、万元田3000亩,下半年还将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为载体,加大4万亩免耕抛秧技术,1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以及“三田建设”等一系列农业增效技术的推广。六是抓好行业协会发展。培育壮大了香料、水果蔬菜、奶水牛、珍珠等13个协会,上半年促进实现农产品流通达2200多吨。 (郑德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