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把科技兴县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来抓,积极实施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大科技项目,使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被自治区评为“县域经济进步先进县”。今年1—6月份,全县财政收入5528万元,同比增长17.1%;工业生产总值36020万元,同比增长14.2%。阳朔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促进了科技农业旅游协调发展,先后获自治区农业厅“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县”、农业部“全国优质水稻免耕抛秧示范基地县”等称号。
为确保科技工作规范化,形成长效的科技管理机制,阳朔县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格局。县委、政府每年召开科技工作专题研讨会,把科技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每年投入一定资金,作为科技人才专项资金,营造了重视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大范围地调动和发挥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农业、旅游协调发展,是该县发展科技的工作重点。该县以建设“绿色生态旅游通道”为依托,在“一江(漓江)一路(桂阳公路)”两边大力发展沼气建设,投资上千万元,建成沼气池2.7万座。现在,一江一路的沼气入户率已达75%以上,石山封山达100%。沼气建设既解决了农民的生活用能,保护了境内风景,又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无公害生态有机肥,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沿江沿路农民充分利用沼气肥源大面积种植水果,开展生态游、乡村游、果园游,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该县还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先后与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柑桔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引进新科技、新项目,并借助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目前,该县已建成夏橙、二元杂母猪等种植、养殖示范基地150多个,建立科技示范村9个,发展科技示范户900户,为全县27万农民树立了学新科技、用新科技的样板。
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科普工作,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是该县利用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路子。该县先后建立了党政电子办公网络系统,加大了“数字村镇”的建设力度,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互联网、程控电话、有线电视的“三网合一”。至2004年底,全县共建成“数字村”16个、“数字镇”2个,“数字村镇”网络已覆盖45个村委的245个自然村,覆盖人口达1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1.7%。两年来,通过网上发布各种信息6500条,大大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该县七仙峰茶场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地的56家茶商建立合作关系,销售茶叶8吨,占总销售量的80%。葡萄等乡镇开通了科技信息网,网上交易达400多万元,发布农副产品流通及种养技术需求信息6000多条。群众高兴地说:产品网上卖、技术网上学、赚钱靠技术、销售靠信息,科技信息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