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港口区光波镇沿海的红沙、新兴村,鱼香扑鼻,海岸边崛起一座座集养殖、居住于一体的庄园式民宅,好一幅心旷神怡的“海上庄园”图!这是记者7月15日在光波镇采访时看到的“三农”新景象,昔日贫穷的小鱼村,如今变成一个庄园式小康村。
光波镇新兴、红沙两村,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起试养大蚝成功,到现在已经由传统的插柱式养殖转变为筏式吊养。3年前,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到该基地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在这里发展养殖业大有可为。
光波镇由此开始发动村民大规模发展养蚝,目前养耗面积由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1100多公顷,投资养殖户593户。插养一亩大蚝,成本投资为4000元,产值可达1万元;吊养一亩大蚝,成本投资为4万元,养殖期为一年,产值可达10万元,利润可达6万元。今年上半年养殖基地产量达2万多吨,产值达2300多万元。
发展基地养殖的同时,也创建了生态型农业。为更好地发展养殖,红沙、新兴两村在海边、岛内种植各种树木,红沙村曾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村里的万鹭山引来了两万只白鹭栖息,沿海七八个小岛树木葱郁。记者乘船穿梭于万亩蚝场时,幅幅美景映入眼帘:网箱鲜鱼蹦跳,岛上群羊咩咩,排上狗吠声声,头上白鹭纷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这里体现得酣畅淋漓。
这种海湾全生态标准化养殖业不但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港口区党委、政府对此因势利导,引来防城港市绿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旅游,推出了“十里蚝街渔家乐”海上休闲旅游项目。一个集吃、住、玩等功能为一体的庄园式绿岛休闲度假村于去年5月1日建成开放,当天就接待游客3000多名,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今年“五一”黄金周,更是日接待游客5000多名。
网箱养殖,排上养蚝,将红沙、新兴两村连成一片“海上庄园”,水、电、通讯直通海上人家,还有“海上流动商店”专为养殖户运送日常用品。养殖给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红沙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多元,而从事养殖的农民年人均收入更高达2万多元。红沙村第一个办起大蚝养殖场的郑荣辉欣喜地告诉记者,他现在拥有投资近30万元的网箱养殖、筏式吊养和插柱式大蚝养殖场各一个、共计11亩,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