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20日 来源:新华广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走进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人都会看到,这里的楼房整齐美观,街道宽敞明亮,绿树成荫,车水马龙,入夜街灯闪烁、彩泉起舞、商铺林立、门庭若市,广场欢声笑语、歌舞升平……今年5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自治区主席陆兵、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分别到罗城视察工作时无不惊叹这一区大变化。荣获"广西2004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的罗城,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度辉煌。1-6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8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74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49.8元,分别同比增长38.87%、39.39%、121%、19.19%和2.15%。

    一年多前,罗城城区一片破旧,路不平,灯不明,灰尘满天,污水横流,乱搭、乱摆、乱盖、乱卖的现象非常严重,整个县城没有一家像样的宾馆和旅社。由于环境太差,外地客商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影响了罗城的对外形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改变罗城?如何发展罗城?该县四家领导班子以20周年县庆为契机,以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地进行旧城的改造和扩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据统计,该县已累计投入3.39亿元建成了13条主街道及民族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族剧院、仫佬族博物馆、商业步行街、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城区亮丽工程等29个重大城建项目,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城镇面积由原来的9个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1个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原来的9万人猛增到现在的10.8万人,城镇化水平由原来的25%提高到现在的30%。

    城镇化建设给罗城交通、房地产、商贸、餐饮、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带来快速发展。1-6月,全县累计个体工商户发展到8137 户,从业人员11931人。其中,新发展户2193户,新增从业人员3249人;私营企业24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新增城镇居民就业、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上万人,这些转移的农民工月工资保持在500元以上,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城镇化建设加快了罗城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步伐。今年以来,不少外地客商纷纷前来参观考察,目前已有17家企业前来投资办厂,投资成功率达60%以上,创历史新高。据统计,1-6月,全县招商引资项目42个,总投资额达8.568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948亿元,同比增长30%。特别是广西高峰林浆纸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开发林板化项目、广西北流市私营业主投资2亿元开发硅矿采冶项目等一大批大型外资企业相继落户罗城,这些项目的开发,将为罗城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新的经济增加点。另外,城镇化建设还使罗城原来停产、半停产及濒临破产的4家水泥厂恢复了生机,充满着活力,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产品供不应求。

    此外,城镇化还激活了商机、拉动了消费。目前,该县的老百姓超市、家家福超市、林和超市等10余家大型超市、1000多个门面如雨后春笋地开张营业,门面租金从原来的700-800元提高到1300多元,营业时间由原来的9点钟延长到晚上12点。这些超市、商场、专卖店在给人们带来便利、舒适的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勃勃生机。1-6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2亿元,同比增长12.35%。(王进 吴耀荣)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