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08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唐广生 黄任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象州县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受灾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来抓,提出了“农业损失劳务输出补”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注重培训,强化服务灾后劳务输出取得可喜成绩,至8月4日,全县已输出务工人员近8000人,为灾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他们主要采取了三大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拓宽输出渠道。洪灾一过,该县及时调整充实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村屯。县领导亲自带队赴深圳、珠海、东莞等地联系劳务输出。灾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县社会劳动保障局这一条线就分两批组织了132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到珠海松下企业务工。

  二是建立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7月21日,象州县首个投资150万元的劳务培训基地建成。基地通过开设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建筑施工、电脑等培训班,大大提高了农民务工的竞争力和务工收入。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搞好跟踪服务。该县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队伍,赴全国沿海各省市广泛收集用工信息。11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及县社会劳动保障局等有关部门深入到受灾严重的村庄、农户进行宣传发动,共发放张贴招工简章1.3万多份,引导受灾群众外出务工。同时对已组织输出情况进行了跟踪服务,派出工作人员到用工企业及时解决劳动用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