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龙潭镇水稻制种协会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见闻
在博白县龙潭镇晚稻制种田里,记者见到了制种协会会长李友。他介绍说:“我们镇今年早稻制种面积1.56万亩,亩产种子400多斤,今年早稻种子特别有价,每斤卖到7元钱,比种常规稻增收2300元。全镇有12340多制种户,他们仅早稻制种一项,户均收入就达到7000多元,制种户‘最穷’的也都是万元户。”
政府引导 水稻制种成品牌
在有30多年制种传统的龙潭镇,75%的农户都积累了丰富的杂交水稻制种经验,制种成为该镇一大特色农业,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03年,该镇党委、政府支持坡头村村民李友成立龙潭镇制种协会,并推举他为会长,如今会员已发展到1150多户,加盟制种的农户达到12340多户,占总户数的60%。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制种协会的发展,热心帮助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镇党政“一把手”邹维一、黄焕勇跟踪服务,为制种协会解决了15个难题,并鼓励村民大胆承包外出打工者撂荒的农田,支持有志者集中经营农田,使全镇7100多亩农田承包租赁给制种专业户。制种专业户租田后反聘请村民打工、给他们发工资,双方实现了双赢。经过多年的努力,龙潭镇打出了水稻制种基地的品牌,吸引了区内外30多个客商到龙潭镇投资制种。
制种协会 热心服务当参谋
龙潭镇制种协会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不以赢利为目的,协会会员人人是老板。协会把生产种子的任务分给会员,会员又分给各种子基地,基地又分到各制种农户,形成了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网络。协会只管技术指导、新品种、新农药的推广及品种隔离、规划、保价收购。由于该协会会员生产的种子质量好,吸引了区内外30多家种子公司到龙潭镇投资制种,协会为村民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名列广西第一。龙潭镇一年两季制种,可提前一个月为冬种赢得时间,晚稻制种结束后,农民及时种上马铃薯、辣椒等蔬菜,每亩冬种的收入也很可观。
加盟协会 制种富了千万家
会长李友告诉记者,水稻制种协会成立初期只有80名会员,现在已发展到1100多人,制种农户达到12340多户,全年制种面积达3.12万亩,许多农民靠制种收入盖起了“种子楼”,并供得起子女上大学。副会长李武海一家7人,承包2600多亩制种田,有1000多亩分到会员农户制种,他家一年纯收入达50多万元。田面南村组的刘永华一家6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住房也十分困难,他20多亩制种田后,一年收入2.4万元。村民张文承包20多亩制种田,又兼管基地工作带动村民制种,一年制种收入达3.4万元。李友会长诙谐地告诉记者:“在龙潭镇,当地农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凡参与制种的会员农户,‘最穷’的也都是万元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