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15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刘奕慈 阮冠三 覃重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基础在工业,优势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早在良庆区刚成立的时候,有关领导和专家就给它作出了如此“定义”。

    几个月之后,良庆区用事实对这个“定义”加以诠释——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9.27亿元,同比增长12.6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9亿元,名列全市12个县、区之首。

    正由于工业对良庆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市委、市政府2005年实现工业“三个百亿”的工作目标在良庆区引起强烈反响。该城区专门召开项目研究分析会,强调突出工业强区战略,狠抓项目求发展;同时创新思维方式,“以项目论政绩、以项目论英雄”,在城区上下形成了找项目、谈项目、上项目的浓厚氛围,力争为南宁市实现“三个百亿”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不等不靠,领导联系重点项目

    良庆区成立后,作为一个“像白纸一样”的新城区,城区面临多方面困难,但领导班子不等不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该城区不断强化项目经济意识,咬定项目不放松,以培育新项目、大项目为支撑,狠抓项目经济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百亿”工作目标,真抓实干,实行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取得显著效果。

    5月份,良庆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企业服务周活动,后来又积极参加全市组织的“为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在活动中,四家班子领导干部深入开发区各个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各种困难,获得企业的好评,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7月份,良庆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429.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04%。

    看到四家班子领导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带来的显著成效后,良庆区将这一成功做法形成制度,使其规范化、长效化。这项制度要求城区四家班子23位领导和有关部委办局中层干部分别联系53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和24个重点项目,联系人负有调研、督促、协调之责,需要帮助企业落实扶持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生产目标。

  做强做大,城区扶持重点企业

    为了发展工业,良庆区还大力实施“实力工程”,扶持培育丰林集团、华劲集团、黑五类公司、日星企业、华锑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促使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尽快做大做强,提高经济总量。

    在“实力工程”实施过程中,良庆区重点理顺了原邕宁县的用电指标分配和调度办法,鼓励企业自主发电,为华劲集团、龙昌公司、创先纸业、阳光人造板等企业争取到市政府对企业自主发电的财政补贴;协商供电部门,争取到在大沙田变电站增加一条电力临时出线,增加电力输出负荷5000千伏安,有效地缓解了大沙田经常停电的紧张。

    看到城区发展工业的决心并为此付出实际行动后,辖区内企业投资信心大增,争相追加投资。良庆区工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确保发展,推动项目尽早产出

    在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中,联系人应尽的职责包括:对已签约的项目,要力促其尽快开工建设;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促其尽早竣工投产;对已投产的项目,要力促其尽快做强做大。

    东盟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南宁东盟国际物流园、阳光新城、鑫利华商厦、金盛财富广场等一批已开工的重点项目,是良庆区当前联系跟踪服务工作的重点——城区积极帮助玉洞钢材市场抓好开业后的配套设施建设,协助工商部门为各经营户办理相关手续,组织经营户早进场、早营业、早出效益。

    1月至7月,良庆区工业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目前在建工业项目13项,涉及日用品、食品加工、制药、饲料、建材等行业,总投资28705万元,到7月底止已完成投资额9042万元。

  增强后劲,抓好项目储备工作

    为了增强发展的后劲,良庆区决定以项目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计划抓住今年第二届南博会举办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重点抓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招商项目主要是工业项目和三产项目,瞄准投资1000万元以上、财税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靠大做强,借势发展。

    今年上半年,良庆区实际到位内资306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55万美元。目前,城区储备的工业项目有32项,计划用地面积5321.7亩,计划总投资429037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