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23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6·21”洪灾后,昭平县委、政府在统一规划建设灾民新村中,注入节能理念,引导灾民建设新型生态家园。
    在推进灾民新村建设中,该县力求通过规划充分节约土地,经过统一规划的66个灾民新村点,土地利用率都达到了40%以上,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该县注意推广使用一些新型建筑材料重建水毁民房。昭平县北陀镇山根自然村灾民新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用新型的混凝土砌块。经有关部门测算,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使用混凝土砌块与使用红砖相比每平方米可节约砖成本、人工、墙改专项资金等三项开支共22.52元。按照现行首期每户建70平方米计算,每户可节约资金1576.4元,整个新村可节约资金50444.8元。
    该县还开展灾民新村的生态家园建设,把节能理念和节能方式用于灾民新村的建设中,将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做到了“一气多用,一池三改”,进一步拓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功能,促进了农户在生产与生活、农田与庭院的紧密联系和良性循环,为灾民今后的生产生活作了长远考虑。 据调查,就一户农户而言,一个池容为6至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可节约2237公斤的薪柴,一座省柴节煤灶年节柴1500公斤以上,两项就节柴3737公斤,价值700多元;用沼气液施肥可产生经济效益200元以上;用沼气代替酒精加工宝石,可节约120元的酒精开支,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目前,昭平县已动工兴建的灾民新居有5700多户,其中有8个灾民新村100多户、面上分散建房200多户有望在中秋节前入住新居。    (黄旭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