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22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朱新韬 莫秦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南宁市良庆区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以抓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谋划好农村经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以特色树品牌、增效益、促增收,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特色农业  增效益促增收

    良庆区立足农业区划调整布局,引导农业种植向特色化、区域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种粮效益。同时,根据城区旱地多水田少的实际,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

    农作物方面:今年该城区计划种植粮食作物25.15万亩,比去年减少4%;计划种植经济作物58.14万亩,比去年增加20%。通过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及种植品种结构,以特色树品牌、增效益、促增收,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突出的农业生产布局,继南晓鸡、大塘鸭、凤亭鱼、那马菠萝、良庆辣椒等久负盛名的特色农产品之后,现又新增了淮山、柠檬、红龙果、黑皮冬瓜等名优农产品种植。

    林业方面:该城区把退耕还林当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有效措施来抓。目前,全城区完成造林面积68808.7亩,其中退耕还林57372.7亩。退耕还林在突出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选择丰产的树种,营造高质量、高标准的水土保持与工业原料兼用林,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成林。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辖区通过退耕14809.8亩低产甘蔗地、菠萝地、木薯地和荒山造林42562.9亩,为城区农村经济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龙头企业带动  加快基地建设

    紧紧围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基地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依托企业引导组织农民闯市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该城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加工、收购的农产品涉及菠萝、荔枝、粮食、蔬菜、甘蔗、竹材、木材以及猪、鸡、牛等,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其中以广西果母饮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万利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宁金泰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抓好那马、大塘镇2.8万亩菠萝产业化基地建设;以那马昌盛无公害蔬菜经济协会为依托,抓好那马镇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南宁特多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抓好大塘镇3000亩淮山基地建设;以南宁新兴科农公司为依托,抓好那马、良庆镇2000亩甜玉米、豆角等加工型蔬菜基地的建设。同时,围绕“抓好放心菜,服务南博会”,组织抓好南宁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大塘百乐1500亩、那马新华2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推动全城区蔬菜生产向安全、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并加快推广步伐,缩短品种更新换代周期,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效益。

  农业项目带动  实现强区富民

    实行项目带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促进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良庆区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罗非鱼、瘦肉型猪、本地优质肉鸡、肉鸭、奶水牛、育肥牛等优势农产品,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创建规模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居,积极推广舍饲圈养等健康养殖方式,促进水产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目前,全城区共建有各类养殖小区78个,规模养殖户526户,规模养殖产品生产占总产量的46%。

    以农业综合开发为载体,以农业项目建设为中心。下一步,良庆区将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区域特色,重点建设优质谷、甘蔗、荔枝、龙眼、西瓜、蔬菜等九大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城郊型、创汇型、生态型、现代型农业,为加快强区富民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城区境内的广西南宁黑五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快点”河粉产品以大米等为原料,每年需消化大米6万吨,葱、姜、蒜、猪肉、牛肉等农副产品3万吨,每年就能为农民带动农产品销售1.6亿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