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31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侯敬万 庞柳余 刘奕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听到群众反映县城江南渡口安全性能差、载客轮船性能差,横州镇立即投入资金36万元,修建渡口两边码头,同时购置60位标准横渡载客轮船4艘,改善了群众的交通安全问题;看到珊僚村等几个村子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南乡镇立即筹资100多万元为他们修路、建人饮设施……

  转变作风  服务“三农”

    自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横县各乡镇各单位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着力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入手,把教育活动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行动起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群众长期得实惠落到实处,推动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针对乡镇机关党员的工作特点,横县各乡镇党委以转变作风、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为民排忧、为民解难”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三夏”工作和村级“两委”换届工作,各乡镇各单位积极派出党员、技术骨干等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服务基层,指导群众发展生产,为发展农业、增强群众收入注入活力。

  帮助群众  解决困难

    该县横州镇党委开展了“三围绕、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即围绕城镇抓创建、服务“创城”,围绕工业抓发展、服务企业,围绕农民抓增收、服务群众。该镇企业下岗党员彭金妹,走自主创业之路,主动吸纳三十多名下岗职工人员,在她创办的公司从事食品加工、畜牧养殖以及超市经营,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而且教会他们经营的本领。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改进作风,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实事好事  做到田头

    南乡镇是西津库区乡镇,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组织党员深入库区边远村屯,了解到珊僚村、凤凰村、硬叶村群众存在“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镇党委想方设法筹集了100多万元,修建珊僚村至凤凰村7公里的四级公路,并修建了珊僚村和硬叶村的人饮工程,解决了这两个村1600多名群众的饮水难问题。该镇农业服务部门的党员还深入田间地头,送化肥、送技术,指导农民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无公害大头菜生产技术,建立了陈塘村、沙垌村两个大头菜生产基地,为增加库区移民群众的收入建立科技示范点。

    截至8月中旬,横县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有2500多名党员干部到农村、到农户,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达270多期(次),培训基层党员、群众3万多人次,开工建设水利、道路、生态文明村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60多个,化解农村纠纷3起,党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500多件。通过为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好事,横县广大共产党员进一步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思想、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在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