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31日 来源:合浦县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 作者:龙先球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最近召开的合浦县委扩大会议上,县委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居安思危,立足赶超,全力推进合浦县域经济发展,努力构建一个新型和谐的社会。 
    今年以来,合浦县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战略,以推进“10+2”工作为重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84亿元,增长11.29%。其中第一产业10.15亿元,增长7.01%;第二产业10.85亿元,增长13.18%;第三产业10.84亿元,增长13.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增长12.12%。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63亿元,增长6%。 
    该县在总结上半年工作时,县委领导清醒地意识到,合浦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有六个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工业化程度不高;二是国企、集企改制进展缓慢;三是招商引进项目质量不高;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五是没能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六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合浦县委领导在充分肯定上半年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上述存在问题。明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克服困难,自我加压,立足赶超先进地区,集中精力,加快发展,强县富民。 
    如何加快合浦经济发展?合浦县委领导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工业经济,也是一种民营经济和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能激活和提升全县经济总量。为此,县委提出,要按照“三化”互动、城乡并举,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制订工作措施,力争年内使合浦县域经济工作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下半年,该县确立实施六大举措,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确立工业强县发展思路不动摇。下半年,该县全力抓好县民营工业园建设,构筑县域工业发展新平台。要完成县齿轮厂、县糖业公司、县食品公司等一批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利用本县资源优势,培植一批新兴支柱产业,重点发展高岭土系列加工、蚕丝、烟花炮竹、糖蔗、酒业、林浆纸、水产、旅游等十大特色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常乐丝缫城二期工程扩建、常乐酒精厂扩建、泸天高岭土加工、烟花炮竹企业的扩建、北海南方绿色果蔬保鲜加工、北海老祖母酱业有限公司的酱液加工、恒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加工、合浦果香园食品总厂的果汁生产等一批在建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确保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并出效益。
  二是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该县明确提出,要用兴办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种植业重点抓好速生丰产林、糖蔗、蚕桑、外运菜、香山鸡嘴荔、花生等。水产畜牧业突出抓好合浦鹅、猪、牛等禽畜和对虾、大蚝、单性罗非鱼等水产类的规模养殖。重点培育制糖、蚕丝、林产品加工、果蔬加工、饲料加工等龙头企业,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该县下大决心,下半年要全面启动合浦县城旧城区改造工程、西门江整治工程,规划建设好县城江滨大道,建设完善好廉州大道,继续抓好县城小街小巷排污和通行设施建设。乡镇以山口、常乐、石康、西场等乡镇为示范,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走以城兴城、以镇兴镇的城镇建设市场化道路。同时,确立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发展,实现以业兴城、以城促业的良性循环。
  四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该县抓住当前我国沿海地区发达地区发展已逐步向中西部延伸、东部地区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陆续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广开招商渠道,利用外力谋求合浦发展。该县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创新机制,各显神通,广开门路,保证高质量完成今年县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五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该县决定,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在政策、人才、市场、项目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激活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该县决定,年内要召开一次全县性专题总结表彰大会,扩大宣传影响,在全县全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是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劳务输出是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渠道。仅去年,该县劳务输出达4万人。该县充分发挥县劳务输出培训管理中心的作用,加强培训工作,积极与输入地的沟通联系,搞好跟踪服务。一方面,要巩固“两广”劳务市场,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向上海、北京等城市发展劳务产业,争取年内使全县劳务输出有一个新的突破。(龙先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