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04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如何在农村中整合各种力量及现有资源,实现农村资源的最大利用,走活节约之路?富川瑶族自治县把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作为节约型农业发展突破口,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全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目前,全县共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2个,会员3800多人,涉及农户3600多户。今年1至7月,全县农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508元,同比增长19.9%。
    该县通过围绕推进六大特色农业基地和优势农产品的开发,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率和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该县指定农经管理站专门负责合作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县畜牧中心、水果中心、两烟办等涉农部门也从各自部门的业务出发,积极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在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仅2004年就争取专项资金20多万元。葛坡镇白牛村水果协会在这些资金的扶持下,将发展优质脐橙及早熟温州柑为当家品种,协会成立8年来,采取“集体统一开发、小组协调生产、分户种植管理,统一销售产品”的模式,开发种植各种水果2000多亩,取得显著效益。
    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连接农户与企业、生产与市场上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该县的瘦肉猪养殖协会以富川润旺公司为龙头,在莲山、古城、富阳等五个乡镇建设基地,由公司提供二元杂母猪、饲料和技术等服务,在300多农户和小型养猪户发放二元杂母猪2万多头,保价回收瘦肉型崽猪,协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中连公司,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把农民与市场紧紧的连在一起。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也促使了一大批致富能手、专业大户纷纷加入,发挥了“能人”效应,带动了农民致富,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也激活了市场流通,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剩余劳动力的安置。近年,该县群众在脐橙开发中,从事短期务工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而且,更加快了该县农业“精品名牌”战略实施步伐和先进科学种养技术的应用。目前,该县的无公害蔬菜、春烤烟、各种优质水果、畜牧产品都是在全区乃至全国都叫响的品牌。(汪溪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