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15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宜州市正掀起新一轮县城经济发展热潮,仅7月份,城西经济开发区就有11个项目开工,其中包括投资1.3亿元的申亚锰业和投资6000万元的合诚锡业。用科学发展观统揽,以工业为龙头,工农旅游城建“四只轮子”提速前进,保持经济“高位运行、高速增长”。宜州市为实现自治区“双过千”和河池市“双超”目标作出的决策已付诸行动。

    宜州市下半年“双高”具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40%以上;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上半年,该市经济平稳运行,各项指标均增长10%以上,最高达51.2%。在此基础上,宜州市将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驱动“四只轮子”,实现“双高”目标。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二区为平台,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以最优质的服务引进15个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实现年内引资到位6.5亿元的目标。同时加快和诚冶炼、仁信制药等一批企业技改和扩建,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壮大资源型企业,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以博庆公司和茂源茧丝公司等企业为支撑,今秋至明春力争扩种糖蔗4万亩、桑树3.5万亩,继续推进“六个一万亩工程”,打造“甜城”和“丝绸之城”。全市将开发种植3万亩秋冬蔬菜。全年争取产出10万头肥牛和8万头三元杂肉猪。

    ——加强景区建设,打响刘三姐旅游文化品牌。通过市场运作,完善刘三姐故里风情游、古龙河漂流等六条旅游线路,争取融入桂林大旅游圈,同时精心做好“十一黄金周”旅游准备, 以发展特色旅游带旺运输、购物、 餐饮、娱乐业,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比重。

    ——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商贸繁荣。以城建城,多渠道融资3亿元以上,快速推进中山大道、城南新区、富丽源和绿江苑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老城区的“穿衣戴帽”工程,抓好大通道沿线德胜、怀远等乡镇小城镇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打造“魅力宜州”,使个体工商业再上新台阶。此外,加强“丙条臂膀”力量作为保障。一是以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主要载体扎实抓好第一批和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党员干部的素质,消除工作中的“肠梗阻”现象。二是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安全生产,开展创建“和谐宜州”、 “平安宜州”活动,并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考核机制。(韦英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