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14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钦南区以发展工业强区,以开发旅游兴区,以循环经济旺区,以平安长效稳区,谋取了全区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展工业强区

    钦南区采取立足资源抓招商、做好项目抓招商、行政推动抓招商和建设园区抓招商的办法,通过着手做好黎合江工业集中区、大田工业集中区、西郊工业带等几个区域规划和建设,精心打造招商平台,巧借外力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工业与资源利用、工业与农业开发互动互进的格局。

    该区充分利用本地等资源优势,围绕林业、海产品、制药、矿产等特色主导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并以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至7月底止,该区签订合同引资项目68个,合同引资8.55亿元,到位资金2.85亿元。在这些项目中,工业项目比重占七成,引资额超1000万元的项目有8个,总投资4.23亿元。

开发旅游兴区

    钦南区把加快发展旅游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和朝阳产业来抓,自2003年以来,该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决心建立以滨海特色为核心的旅游大区,调动社会力量相继开发建设、完善了三娘湾、麻蓝岛、刘冯故居、那雾岭等旅游景点,特别是三娘湾景区最近获得了广西“十佳”景区后,使钦南区的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钦南还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拓展客源市场。特别是适时举办了“天下名龟出钦州”龟鳖大展等活动后,钦南的名字逐渐响亮起来,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逐年攀升,旅游经济正成为钦南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亮点。今年1—8月,该区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850多万元。

循环经济旺区

    钦南区以发展林产业为主体,大力打造“绿色钦南”,走出了一条统筹人及自然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

    目前,钦南在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活动,针对黄屋屯等乡镇开采矿山造成山体、植被被毁,矿加工造成不同程度污染这个实际,一方面强制关闭“五小企业”,强制企业实行绿色、环保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以林业建设为重点,切实把植树造林当作一件大事放在首要位置抓好。近年来,全区共植树、退耕还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9.5%。

平安长效稳区

    钦南区把“平安钦南”创建作为一项执政为民的实事,通过实施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弱势群体帮扶等“民心”工程,建立健全平安长效机制,实现了农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减少了邻里纠纷,同时扩大了群众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干部自律意识,减少了干群矛盾。该区积极落实涉及弱势群体的有关政策和帮扶措施,建立起以“保温饱、帮就学、助就医、促就业、解困难”的长效救助帮扶机制,同时在全区开展区级领导和区直部门包帮后进村等活动,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安排失地农民就业,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有效消除了大量社会不稳定因素。(胡治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