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09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韦焕良 刘廷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秋高气爽、果实飘香的10月6日,记者走访“板栗之乡”的东兰县。踏进“板栗一条街”的隘洞镇,正逢国庆黄金周圩日。漫步集市,映入眼帘的是一筐筐、一袋袋乌黑发亮令人陶醉的板栗,一眼望不到边;街上人来人往,不少南腔北调的各地客商在讨价还价。

东兰县板栗生产闻名遐迩,发展迅速,成为该县的一大支柱产业,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现在该县板栗面积发展到了1.5万公顷,农民人均0.81亩,已桂果5300多公顷,今年产量可达750万吨,国庆前后,板栗开始大规模上市,引来了全国各地板栗收购商“抢购”。

“板栗一条街”除了百货商店和饭店仍操“旧业”外,其余的店铺都改行收购板栗了,且生意红火惹人羡慕。原来经营种子、化肥的店主韦秀芳一边忙于过称板栗,一边介绍说,隘洞镇像她这样把店铺临时改为帮外地老板代收板栗的很多。“一张桌子、一杆称、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就可以代收或出租了,每月2000元租金乖乖进口袋来。”将自家房子租给河南老板临时收购板栗的韦举生老人高兴地说。今年全镇出租房屋给客商有189户,帮助客商组织货源有近600人,这两项就给群众带来收入60多万元。

隘洞镇不仅仅是产板栗大户,而且是河池市最大的板栗交易中心,毗邻的天峨、南丹、凤山、巴马等县(自治县)栗农或小贩都将板栗运到这里销售,平时每天成交达500吨,圩日成交多达800吨一天。为此,这里又活跃着500多名的板栗经纪人,他们帮客商组织货源、联系仓库和搬运工。韦卜岸满脸堆笑地说:“我每年帮外地客商组织板栗不下300吨,仅此一项年收入也有3万元。”

花香自有蜂蝶来。每到板栗上市季节,隘洞镇热闹非凡,新疆、湖南、河南、安徽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收购商纷至沓来,展开板栗收购大战。今年新疆“兵团”较引人注目,来了23人。维吾尔族的叶老板说:“我从1995年就来东兰收购板栗了,今年我把兰州的包老板等20多人也拉了过来,计划在东兰收购2000吨发回去。”今年已有210多名区内外客商云集东兰收购板栗。

“经过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路好走多了,往外运送板栗也方便了。以前仅从东兰到金城江就得走6个小时,现在从东兰到桂林最多也就走10个小时。”桂林张老板如是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