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27日 来源:新华广西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9月25日,一场名为“腾飞的瑶乡”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一举拉开了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15周年县庆暨第三届恭城月柿节的序幕。中国煤矿文工团组织的我国著名的歌唱家朱明瑛、范琳琳等演员与瑶乡同胞一道载歌载舞,喜庆瑶乡恭城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带领全县人民致富奔小康。

    

 瑶族人民舞起龙狮,载歌载舞,喜迎县庆。

    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在表演舞蹈《康康舞》。

 

     我国著名魔术大师秦鸣晓、姚金芬夫妇在进行魔术表演。

         国家一级演员范琳琳在演唱歌曲《信天游》。

 著名口技演员王双恩、成加强在表演口技《百鸟争鸣》。

 著名歌星朱明瑛在演唱歌曲《回娘家》。

                             新华社发(赵家志摄)

   新华网广西频道9月26日电(刘水玉 赵家志)金秋送爽,瓜果飘香。25日,被誉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月柿之乡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这个县成立15周年。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距离旅游名城桂林市108公里,全县总人口28.2万,其中瑶族人口占53.77%,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瑶族自治县。春华秋实,岁月如歌。自治县成立15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全县各族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符合恭城实际的发展道路,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2亿元,比1990年增长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183元,是1990年的4.4倍。截止2004年,全县水果总面积达37万亩,水果总产量41万吨,是1989年的28倍,沼气池建设累计达5.66万座,入户率达到88%,沼气入户率全国第一。15年来,依靠大面积种植水果的全县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富裕起来的瑶乡人民开始建设自已的美好家园,走近"富裕生态家园"的红岩、横山、社山等自然屯,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宽阔的水泥路,干净整洁的厨房,自然屯里健身器材、文化娱乐馆、五保户公寓等公益设施一应俱全。记者来到横山屯容绍熙家看到,这是一座三层式的小洋楼,全家共有5口人,今年53岁的容绍熙自豪地告诉记者,城市里有的,我们这里都有,城市里没有的,我们这里也有。我家的年纯收入有3万元,建起这座房屋去掉10多万,是党的富民政策好,让我们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长唐云舒站在横山屯富裕家园新村告诉记者,"一家富不算富,全面富才算富,在今后几年的发展当中,我们将逐步推行富裕家园,以点带面,让全县各族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1996年至2000年,恭城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椪柑之乡等九枚国家级奖牌,是广西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县勇夺国家"金牌"最多的少数民族县之一。

    15年来,恭城县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民族区域自治,持之以恒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2004年,全县少数民族干部达3486名,占全县干部总数的66.7%,确保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团结、平等、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完) 

    又讯:9月25,被誉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月柿之乡等众多荣誉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载歌载舞,满怀激情地共同庆祝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15周岁生日,分享15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让全县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1990年广西恭城县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瑶族自治县。15年来,全县各族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符合恭城实际的发展道路,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2亿元,比1990年增长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183元,是1990年的4.4倍。截止2004年,全县水果总面积达37万亩,水果总产量41万吨,是1989年的28倍,沼气池建设累计达5.66万座,入户率达到88%,沼气入户率全国第一。依靠大面积种植水果的全县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外地游客在恭城平安乡横山屯参观富裕生态家园新村。

 

北京汇源集团桂林恭城生态果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检验果汁。

来自外地游客在参观结满果实的柚子树。

 

北京汇源集团桂林恭城生态果业生产线一角。

                  新华社广西分社 赵家志 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