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穷人能借到钱谋生,还钱时还帮其付大部分利息,这样“便宜”的好事正帮助广西贫困地区的一些农户摘掉“穷”帽子!9月21日至22日,国务院扶贫办在广西召开全国扶贫到户贴息方式改革试点现场交流会,平果市农户贷款种剑麻的脱贫例子,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好评,成为大会瞩目的焦点。
9月21日,当会议代表来到广西大石山区的平果市旧城镇康马村,漫山生长茂密的剑麻震撼了众人的心。去年,在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的支持下,广西在平果、马山、忻城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扶贫到户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年收入在95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有能力从事种养、加工的,可通过申请获得最高额为1万元的贷款,并得到4%的年利率补贴。此外,还能获得相关技术指导。
大石山区种粮难,而耐旱的经济作物剑麻,却在这恶劣的自然环境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平果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康马村的贫困农民黄永明,因为缺钱缺技术,过去把8亩责任山全种上剑麻,长出来的麻片小小短短,仍赚不到什么钱。去年,黄永明借了5000元扶贫贴息贷款,又参加县扶贫办举办的剑麻栽培技术培训班,明白了锄草要拔根、松土施肥这些看似简单的栽培道理。同时,他把剑麻种植面积扩大到30多亩,并用贷款买回一台打麻机,自己收割麻丝还代其他农户加工麻丝。仅一年,他靠卖麻和代人加工麻丝的收入就达1.2万元!今年6月,按期还清贷款后,他从乡财政所如数领到了200元贴息。盖座“剑麻楼”过好日子,是这个老区农民的下一步计划。
像黄永明一样,去年广西有7971户贫困农户得到了扶贫贴息贷款,户均贷款4657元,到期贷款回收率95.9%。获贷农户有的种霸王花、有的种八角,发展规模经营脱贫,也让大石山披上了喜人的绿装。
据自治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广西信贷扶贫到户的主要方式是“小额信贷”,要求贷款对象实行小组联保、交纳风险金,手续繁杂,农户嫌麻烦,金融机构不愿干。目前试行的到户扶贫贴息贷款,程序简便,贫困农户容易接受。如农民黄永明,过去也曾想借“小额信贷”,因为家里太穷,别的农户怕担风险都不愿搭他“入伙”。现在,他独自就能借到扶贫贴息贷款。
今年,广西从自治区本级财政扶贫事业费中拿出500万元,与600万元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统筹安排,将扶贫到户贴息方式改革试点扩大到20个县。每个县贴息资金55万元,按年利率5%对贫困农户给予利息补贴,力争使6万户以上的贫困农户、25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试点工作选择的金融部门均为信用社,贴息方式一是把贴息资金核补给金融机构;二是直接补贴给贫困农户,实现农村信用社与农户“双赢”,最终达到成功扶贫。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