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抓好各类技能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率,确实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到今年8月底,全县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达112694人,占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87%,今年上半年,全县劳务经济收入达2.25亿多元,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田东县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全县总人口39.4万人,其中劳动力22.2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2.9万人。田东县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网络、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就业培训中心、劳动服务就业指导中心、农技110服务中心、党员中心户、四级宣传文化中心、农业广播培训学校等平台,采取了长期培训或者短期培训、定单培训、农民教农民、打工者教打工者、专家现场培训、电教培训等方式,地毯式的对农民,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此外,该县还利用县职校资源,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农村学生实施“一生两证”培训。目前,田东县城已形成县、乡、村的三级培训制度。通过多形式的培训,绝大部分农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科技种养水平和务工技能有了很大提高。近两年来,田东县共举办培训班52期,县职校共培训结(毕)业学员2600人,每年获得职业教育培训“绿色”证书学生6500人。
涌现了廖雄燕、黄连稳、廖学久等一大批乡土人才,他们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头人,由于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去年该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47%。
田东县人力资源快速地向人力资本转变。以前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特别是缺乏一技之长,外出打工,进厂就业都较为困难,通过培训提高素质后,出乡打工也容易找到单位,就业本领大大提高。陇接村位于作登瑶族乡北部大石山区,该村共有330户1442人,90%耕地均为石缝地,人均耕地不足0.6亩,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温饱成为村民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从1996年起,在该村村主任黄继精的带领下和教导下,部分群众学会了快速编织法来到县城干起了建筑工和编猪笼的行当。现在村民编织猪笼人均日收入提高到30元左右,有的已在县城购买了地皮建起楼房。朔良镇农民文照明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创办了裁缝技术培训学校,常年对当地农民进行引导式培训和定单务工专项培训,学员经培训后全部被输送到南宁、广州、深圳等地服装厂工作。
1987年以来,文照明共培训劳务人员4000多人。在他的带动下,田东县形成了打工者带打工者、师傅带徒弟的滚动式培训的新形式,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今年40岁的作登瑶族农民黄天芳,1995年在政府的帮助下,离开了世代生存的山区来到县城,白天在他人的果园里打工,晚上到职业学校学习种植技术。掌握了一技之长之后,他承包了一片100多亩的芒果园,去年收入近2万元。(周章师 农大喜)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