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1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吴芳 邓华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钦北区切实转变观念跳出农业抓农业,创新管理方式发展农业,思路一转转出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实效。据初步预计,该区前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可望达19.97亿元,增加3.36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可望达到2180元,同比增长10%。

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该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一改过去政府以行动指令管理农民为服务农民、引导农民的职能,一切农业工作围绕农业提效、农民增收来开展。该区根椐中央的精简乡镇政策合并了板城、那香两镇,通过乡镇、村级精简机构缩小规模节省了运作费用。该区努力帮助农村选好致富的领头雁,在今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对全区12个镇村级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指导选举了一批政治素质好、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年轻人进入领导班子,为充实农民致富带头人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增加活力。该区还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措施对外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区内外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投资,实现优势农业资源和资金技术优势的合理配置。目前,该区大井工业园区已引进桂弘羽毛、远东制药、恒利服装、海纳化工等企业。该区更重视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农民培训学校、成人学校等开展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党员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来提高他们增收的能力,今年以来已举行农民培训班12期,参加人数达20000多人次。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该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合理规划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引导农民在结构调整规模上做文章,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的格局,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今年,该区重点抓好平吉镇九百垌万亩连片“吨糖田”糖料蔗基地建设,全区实现甘蔗种植面积6.5万亩,新种面积4.5万亩;抓好平吉、大直两镇木薯生产基地建设,全区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今年1至8月份共落实“三田”面积30.5万亩,其中,“吨粮田”27万亩,“吨糖田”1.5万亩,“万元田”面积2万亩。

    据了解,钦北区大部分的农户平均每家都有一人在外务工,务工人员的人均收入占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的60%左右 。因此,该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非常重视劳务经济的发展,利用人员广、信息灵等优势为农民进城当好参谋。一是从政策、户籍、工商、税收、医疗、教育、社保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引导、规范劳务输出,切实保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促使劳务经济健康发展,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二是促进土地流转,解决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资金问题,保证土地产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农民,生不增、死不减,农户间、农户与企业间可以有偿转让,进城农民可以将土地出租,他们万一失掉城市工作,还可以回到农村务农,既有利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