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0日 来源:百色政府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德保县城关镇绿柳村村民许宗任利用村边田角建成鱼池,每座20平方米的小鱼池实现纯收人460元,是同等面积种水稻纯收入的10倍多,这是该县发展节约型农业的一个缩影。

    为解决农业高消耗、低产出的问题,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该县涉农部门集中技术力量重点攻关,从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关键技术入手,大力实施节能增效工程。在实施生态能源发展战略中,通过争取国债项目扶持沼气池兴建,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1.7万座,每年可节约3万多立方米木柴,同时也带动了种养业的迅猛发展。该县敬德镇大红村红下屯有47户人家,建起沼气池49座,种烤烟100多亩,每户农户养羊16只以上,农民收入是建沼气池前的l.5倍。

    同时,该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牛、羊等草食性畜禽,解决人畜争粮问题。目前已在马隘、巴头、敬德等乡镇建立生猪生产基地,今年以来新增50一99头生猪的养猪大户有18户,100—199头的有7户。上半年全县出栏肉猪10.15万头,同比增长4.54%。建立以都安、燕峒、荣华等乡镇为中心的养牛基地,在都安、足荣等12个乡镇建立18个牛品改示范点,上半年实施牛品改5677头,出栏肉牛9300头。发展以隆桑镇为中心的养羊基地。上半年出栏肉羊1.68万头,同比增长6.59%。力争用两至三年时间,年产肉猪30万头、肉牛2.5万头、肉羊5万只以上。同时,该县建立以城关、那甲、足荣等乡镇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基地,实施连片养殖,推行多种优质高效养殖模式和引进优质种苗,着力培育水产名特产品。

    该县在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的同时,坚持土地节约与集约并重,引导农民进行作物套种和轮番耕作,用好用活村前屋后、树下水上等“小”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今年,全县利用山地资源新种水果1 5万亩。此外,该县还组织技术专家深入到乡村指导农户根据土壤酸碱度测定,合理配置氮、磷、钾比例,使肥料发挥最大效益。积极倡导农户使用生物有机肥,使农村兴起了使用农家肥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