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0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刘麦 朱新韬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南宁市邕宁区提出在年内要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00元的总目标,其中水产畜牧业要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元。  
  为确保这一目标实现,城区水产畜牧局采取了八项措施做大做强水产畜牧业。一是在现有550多户温氏鸡养殖户基础上,以那楼镇、蒲庙镇、中和乡为重点,新建立发展1000个温氏鸡养殖户,年内计划出栏肉鸡1200万羽;二是在城区现有56万羽肉鸭养殖规模,扶持百济乡芝麻鸭养殖项目,力争年出栏芝麻肉鸭100万羽;三是扶持新江镇明威猪场,年增加出栏优质瘦肉型猪1万头;四是以中和乡、蒲庙镇为主要基地,建立1500亩罗非鱼标准化养殖基地,力争年产罗非鱼1000吨;五是建设新江镇那云村200头肉牛圈养示范小区,推动草食动物养殖发展;六是扶持那楼镇土塘角鱼养殖项目,建设300万尾塘角鱼养殖小区,年产270吨塘角鱼;七是完成耕牛杂交配种2300头,出产杂交牛450头;八是年内实现肉类总产量增长12%,水产品产量增长10%。
    邕宁区的八大措施已经显出效益。据统计,今年1至8月,邕宁区肉类生产总量完成16792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431吨,实现增长6.6%。按肉类12元/公斤、水产品7元/公斤计算,比上年同期增收1675万元,实现了农民人均增收65.8元,为实现年内目标打下基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