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07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陆崇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富户帮穷户为的是共富

——青塘镇经济能人扶持养殖户发展经济见闻

本报记者 陆崇林

    近几年来,青塘镇的淡水立体养殖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利用水库和山塘搞养殖。全镇7座水库,几十张山塘,面积3000多亩,在经济能人们的带动下全部由群众承包搞禽鱼立体养殖;另一类是由低产田改造成鱼塘搞养殖。群众把年亩产不足300元的低产田改造成鱼塘发展立体养殖,年亩产超万元。这类养殖户共有90多户,改造低产田1400多亩,年产值800万元。

带出25户奔康户

    “这些人一无本钱,二无技术,你也如此放心地赊钱赊料给他们,不担心吗?”记者问。

    “他们的日子好过了我也跟着更好过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说这话的人,之前他已扶持了25户人家发展立体养殖业并走上了奔康路。黄俊庆,这位钦北区青塘镇经济能人,在立体养殖方面成为了模范先锋。

    个子不高的黄俊庆头脑十分灵活。正因为他的思路清晰,意识创新,所以敢想敢冒。他在2003年投资16万元在华岭村挖了一张面积50多亩的山塘,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搞起了立体养殖来。经过精心护理,他的山塘呈现出鱼肥鸭壮的喜人局面。据初步统计,去年产鱼12吨,出栏肉鸭5万羽,产值110多万元,利润15万元。尝到了甜头的黄俊庆不满足于现状,他多方联系,与外地商家、孵化厂、饲料厂签订协议,广开门路,使自己的产业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打开发展路子之后,黄俊庆大胆提出:“单富我一人不行,有胆量的跟我一起创业。”他积极扶持养殖户,凡是找到他的养殖户,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无条件地给予帮助。吃了定心丸的农民朋友们在尝到甜头之后一户接着一户地来找黄俊庆。到现在,经黄俊庆扶持的养殖户有25户。每年赊给客户的鸭苗达85万羽,饲料5000多吨,这些得到扶持的养殖户年出栏肉鸭超过80万羽,产鱼160吨,年产值1600万元,年实现利润300万元。而带富了一方的黄俊庆,自己的实业也随着扩大,基础更加雄厚。如今,开着小车穿行于市井乡间的他甚是潇洒。

140多个养殖场的领军人

    提到区明良,在青塘镇,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提起当年创业的他,或许是许多人还是知之不多。当年吃了豹子胆的他刚承包山塘水库发展养鱼的时候,一部分人投来的是怀疑的目光:如此贫瘠的地方都发得财?不信!

    就是在这样的注视中区明良风风火火地干起事业来。1997年,他承包该镇高峰水库进行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立体养殖。经过专心护理、科学管理,当年获得利润5万多元,远远高于其它项目的收入。尝到甜头的区明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养殖规模。他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当地的一些低产田无人管理,无人耕作,即使是耕作了,收益也甚微。何不将这些地产田连片开发,改成水塘搞立体养殖,如此一来不就变成高产田了吗?2002 年底,区明良承包低产田50亩、山坡40亩,于2003年3月投资15万元在钦灵分界处兴建一个鸡、鸭、鹅鱼立体养殖场。当年出栏肉鸭8.2万羽,肉鸡1.5万羽,淡水鱼10多吨,产品远销区内外,年纯收入25万多元。

    区明良致富不忘众乡亲,积极引导和扶持乡亲们搞立体养殖。“我们有困难都是区明良帮助解决的。”10多户养殖户听到记者的来意纷纷说到。在他的带领下,青塘镇现有上规模的水产养殖场140多个。其中,淡水养殖面积达4450亩,改造低产田1400多亩,去年出栏肉鸭600多万羽,肉鸡8万羽,淡水鱼3560吨,年产值6900万元,成为青塘镇又一支柱产业,仅这一项,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07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