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6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岑辉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田东县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大胆探索, 推出了干部教育、推荐、考察、任用和管理的 “五项新模式”,有效防止了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构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新模式。2003年初,该县结合本县实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所,建立起第一个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讲习网络。到目前为止,全县的县、乡、村三级“三个代表”讲习网络共开展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学习讲座活动达2000多场(次),从中受到教育的党员干部达24000多人。
 
    推行干部推荐民主化的新模式。推行民主推荐预告制。在民主推荐前,通过适当方式在干部所在单位及二层机构发布民主推荐预告制,公布推荐职务、推荐职数、任职条件和推荐范围,确保能好中选优。两年来,该县先后进行民主推荐预告51次,推荐职位98个;推行差额推荐制度。在民主推荐阶段,对人数较多的单位,按照多于拟任职务人选1—2人的差额比例对空缺职位拟任人选进行差额推荐;推行民主推荐与正职领导提名相结合提出考察对象制度。
 
    推行干部考察民主化的新模式。建立领导干部对考察对象工作总结签署意见制度。考察对象的工作总结必须让单位领导签署意见,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总结对考察评价的影响;建立干部考察材料公示制度和考察举报制度;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带队考察制度和县委常委与组织部门集体听取考察汇报制度。
 
    推行干部选拔任用的新模式。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差额酝酿和差额表决制。对民主推荐得票相近、考察评价相当的考察人选,组织部门在集体研究提出任用方案时进行差额酝酿,县委采取差额表决的形式,决定任用的人选;建立对县委管理的重要干部实行县委全委会票决制。从2003年田东县委全委会第一次采用票决制决定县卫生局局长的人选起,该县已对多名领导干部实行县委全委会票决制 。
 
    推行干部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政绩“报账”制。从2004年起,该县在乡镇机关中推行了政绩“报账”制,要求乡镇机关干部在每个月的月底前向所在单位提交政绩月报表,并在单位进行公布,从而方便了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建立科级干部填报政绩档案卡制度。从2005年起,该县要求全县的科级干部每半年填报一次政绩档案卡,汇报工作情况,以便组织部门和上级领导及时掌握干部的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和选拔任用;建立干部实绩公示制度。林逢镇地处城郊,许多干部是从边远乡镇安置来的,年纪偏大,资历偏老,但工作积极性偏低。推行干部监督管理新模式后,广大干部克服了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