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1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李秀翔 庞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以前种一亩水稻一年收入不到500元,现在种一亩剑麻就有生麻片6000多公斤可收1440元!多亏镇领导及时引导,我家种下的35亩剑麻今年全部可收了……”11月16日,兴业县高峰镇永德村的罗富来喜上眉梢。近年,高峰镇面对旱情做活“旱”文章,鼓励和引导种植多种耐旱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仅今年,全镇多项经济作物种植可增收800多万元。

  该镇地处大容山北边,常年降水量偏少,村民们都称之“火烧地”,今年又遭遇十几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是全区干旱最严重的乡镇之一。为了帮助农户增收,高峰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等不靠结合当地实际做活“旱”文章。除积极组织抽水站灌溉和组织干部群众清理水渠引水外,该镇还大挖“田头井”以解“燃眉之急”。据统计,今年全镇已打下田头井590多口,灌溉水田300多公顷,解决3000多人饮水困难问题,有效地缓解了旱情,使全镇水稻丰收并已基本收割完毕。

  为了摆脱旱情的束缚,高峰镇今年已种下20多公顷免耕马铃薯,仅此一项可为农民增收120多万元,还种下高耐旱剑麻170多公顷,已有100公顷可以收获,创收270多万元;种植中药材(穿心莲)200多公顷,比去年增加70多公顷,创收250多万元。罗平村农民卢晓斌今年种了5亩穿心莲,收入就达5500元。据该镇领导介绍,今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增长15%,人均收入2000元不成问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