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北区加强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纪实
钦北区通过树立劳务输出产业意识、对打工者强化就业培训、抓好劳务输出服务、鼓励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等措施,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地方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点来抓,推动了全区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目前,该区共有13.5人到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打工,今年1—10月,全区实现劳务收入8.5亿元,全区人均劳务收入达1400元,打工经济逐渐成为该区农村一项支柱产业。
树立产业意识
钦北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全区劳动力已达40多万人,而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劳动力仅在20万左右,农村富裕劳动力和有限资源之间突出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从去年开始,钦北区把大规模组织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头等大事来抓,牢固树立劳务输出产业意识。为此,该区在加强劳务输出领导工作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劳务输出工作方案,将培训和输出的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镇到村。
强化就业培训
在劳务输出的过程中,钦北区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让外出劳务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区劳动部门根据输出地的生产要求和企业工厂用人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计算机、电工、油漆、缝纽、烹饪、美容美发、宾馆饭店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两门以上的技术专长。各镇也利用成人技术学校和党校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同时,该区还以中学、职校为阵地,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全区19所中学全部开设有技术课程,并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对初中生进行植物栽培、家禽饲养、修理、钳工等职业技术的培训,使全区形成了政府、村里和学校三级联动培训的格局。
抓好输出服务
在强化就业培训的同时,钦北区积极抓好劳动力输出服务。该区通过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做好外出人员的调查登记,经常性开展用工信息上墙,建立外出务工人员联络点等措施,积极搜集反馈劳务用工信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搭建劳务输出平台。今年以来,该区劳动部门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宗,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案件2宗,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款10311元,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违规案件6件,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2729份。
鼓励返乡创业
在大力“送”出去的同时,钦北区还注意加强引导,鼓励在外务工发了大财、学到了技术、掌握了信息的务工能人回乡创业。各镇充分利用各种重在节假日召开回乡务工人员座谈会,介绍镇里的优惠政策、软硬环境情况等,同时坚持定期通信联络,请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出言献策。对有志回乡创业的外出人员,该区在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方便。如小董镇毛巾厂由于原有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而造成成企业停产,厂房场地闲置。该镇原来在外务工的经济能人张展强了解情况后,带着多年在外打工积累的资金和学到的技术,利用毛巾厂闲置厂房创办了永和玩具厂,该厂年产值达1000万元,安排就业140多人。目前在钦北区,像张展强这样外出打工回来创业的“佼佼者”有近千人,他们带着从外打工积累的资金和学到的技术回乡当起了老板,使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出家门就取得了就业机会,成为带富一方的经济能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