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0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劳乾益 韦立岩 吴丽梅 梁上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支柱产业全面发展 规模以上企业日益壮大  

    今年以来,浦北县勇于面对各种困难,稳住了企业,稳定了人心,稳守了市场,全县工业在挑战中铸就了辉煌。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0042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51%,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生产目标任务,上交税金502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6%,实现利润16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42%,为“工业建设发展年”送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向浦北县恢复建县四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企业在服务中壮大 

    浦北工业,无论是过去的以糖、烟、酒、水泥、造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还是现在的以烟花、编织、制药、建材、缫丝为主的支柱产业,一直来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的招商引资的政策一个比一个诱人,有人开出各种各样的条件,想到浦北拉拢企业老板,抢走资金,挖走人才。面对这一挑战,浦北人用自己赤诚的心,用诚信、用服务留住了投资者。县委、县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务企业的措施,规范机关、部门的行为,严禁向民营企业乱伸手乱摊派。各部门热情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了使企业安全发展,该县加大了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向企业派驻了15名专职安监员,今年以来已经开展专项安全检查10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由于该县各级服务到位,该县不仅原有的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了,而且新引进的企业如雨后春笋。1999年开始进驻泉水的桂合丝厂,从最初的2条生产线,现在已经发展到11条生产线,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今年1-10月,该县共引进的工业项目共有57个,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比去年全年总数多了10家,规模以上工业已经成了浦北经济的顶梁柱。 

  人心在和谐中集聚 

    随着浦北县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的劳力越来越多。而由于城市和广东等地的经济诱惑力的影响,该县部分劳力向往外地,至今,该县在外打工的有10多万人。劳力的外流,造成了地方企业用工不足,今年春,该县工业企业用工就缺口6000人。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意识到,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严重制约全县工业的发展。基于此,该县立即作出部署,为企业招工做好服务工作。县四家班子领导亲自带兵出马,到区内的河池、百色,区外的云南、贵州等地招工,一个月的时间就为本县的企业招回了2000多工人,让企业老板喜出望外。为了稳住招来的工人,该县党委、政府部门又与地方企业共同搞好企业文化,丰富外来工人的生活,让他们工作安心,生活开心。与此同时,该县要求干部职工积极动员本地农民进厂打工。6000个工作岗位的缺口就这样补上了,企业生产走上了快车道。 

  市场在搏奕中拓宽 

    全国有名的海螺集团在兴业县建设了一个年产400万吨的水泥厂,这个水泥厂的产品销售价比该浦北县产的水泥每吨低20元以上,给该县水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浦北工业企业产品面临的这种冲击不止一个。面对市场的激烈挑战,浦北工业通过打造品牌,占领市场求得发展。该县的绿宝石、菩娇山两大品牌水泥企业,以质量和老品牌优势守住阵地,稳住阵脚。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乐民镇就大力发展塑管制造业,全镇有塑管企业10多家。该县还大力发展制药业,支持广西世彪药业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使该企业在去年顺利通过了GMP国际认证,成为该县第二家获得GMP认证的企业。1-10月,该公司实现的产值达2732万元,上交税金215.35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8.39%、271.93%。今年该公司又获得了钦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