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0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容县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利用新技术发展种养业,逐渐走上了致富路。最近,笔者深入该县一些乡村,发现农民在种养方面玩起了新花样,不愧为新鲜事物。现采集几件,以飨读者。 

    给瓜果穿“衣服” 

    衣服,一般地说只有人才穿。可如今不同了,容县农村的一些农民也给地里的瓜果穿上了“衣服”。 

    该县一些农民通过学科学、用科学,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他们根据气候、季节以及一些瓜果的生长特点,适时地给一些瓜果穿上“衣服”,不但保护了它们的“肌肤”,还能增产增收。比如,每当寒冬降临之前,蕉农们便给香蕉穿上“衣服”——薄膜袋。这样,既可防寒保暖,使香蕉正常生长,又能使香蕉拥有姣好的“容貌”。而对于冬瓜或柚子,有经验的农民则用干草、薄膜或破布给它们做“衣服”,这样既可以防止害虫的侵害,还提高了瓜果的质量。 

    让禽畜“欣赏”音乐 

    去年金秋,该县有关部门组织部分养殖专业户到广东等地考察学习,以开阔视野。一些养殖专业户看到人家用音乐刺激乳牛多产奶、蛋鸡多产蛋,回来后便立即行动,买来轻快的音乐磁带,学着并创造性地干起来。该县县城的养猪专业户何桂文,在猪进食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让猪边吃边“欣赏”音乐,结果,猪不再打架,食量也明显增加。猪吃饱排泄后,又在甜甜的催眠曲中入睡。何桂文分组饲养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欣赏”音乐的猪比不听音乐的猪提高长肉率8%。杨村镇大军村养鸡专业户侯生的产蛋鸡定期播放音乐,结果产蛋率提高5%,而且产出的蛋个大,色泽好、无畸形。 

    为淮山造“宫殿” 

    笔者近日到该县杨梅镇红石村办事,看到田野里挖出一条条“战壕”,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问起附近农民,才知道是他们为淮山营造的“宫殿”。一位农民告诉笔者,他们挖了深沟后,在沟里填埋农家肥和细沙,再用一根拳头般粗的木棒插好孔,这样,淮山的“宫殿”就造成了。淮山在插好的孔里生长,不但笔直肥大,而且细皮嫩肉,既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卖相也很好,价格由原来的每斤0.8元提高到1.3元。近年来,该村的淮山大量销往信宜、岑溪和桂平等地。仅此一项,该村农民去年就人均增收了83元。 

    给瓜们“塑造”身段 

    苦瓜、丝瓜和冬瓜等瓜类,如果让它们自然生长,有的弯弯曲曲,既不好看也不太好卖。近年来,该县一些菜农想出新办法,他们在瓜的幼龄期,在瓜的尾部适当挂上一些小石子之类的重物。这样,瓜长大后,不但不弯曲,而且也“苗条”好看多了。瓜好价增,许多农民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