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02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曾几何时,全国各地商人云集东兴,抢滩边贸。现在,边贸唱主角形成的通道型贸易格局开始打破。11月26日,记者在东兴市采访时,市委办副主任黄家超对记者说,这两年边贸相对冷清,加工型贸易开始崭露头角。

邹颖东,1993年开始在东兴从事服装贸易,早已对边贸轻车熟路的他今年改弦易撤,投资3000多万元在东兴开办一家制衣厂。东兴万生塑料制品厂总经理覃朝益,原来搞农膜贸易,如今也投资1000多万元办起了塑料加工厂。东兴天然椰丝纤维制品厂、国际建材厂等十几家企业今年也从边贸领域转移过来。整个东兴市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120多家,但这两年却有40来家企业从边贸舞台跳到加工业。

与此同时,外商来东兴洽谈业务的也由以前的边贸为主变为投资工业为主。据东兴市招商局介绍,这两年来,来东兴洽谈投资建厂的国内外商人近千人。年初,东兴市有18个投资8个多亿元的加工项目落户,涉及电子、化工、机械等项目,目前投资3000万元以上、已经动工的企业有6家。实际上每年都有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投产、开工。

对于边贸企业纷纷转向搞加工业的现象,东兴银利制衣厂老板邹颖东一席话颇具代表性,他说:“我以前一直在东兴做服装、布匹贸易,这两年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很多边贸优惠政策逐年取消,边贸生意大受影响,而借助东兴与东盟最便捷通道优势搞加工业却有非常大的潜力,东兴市党委、政府又大力提倡工业发展,他们的优质服务和高效办事效率让我决定转向搞加工企业。”抓住且利用机遇,让潜在资源变为现实优势,由现实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是东兴市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东兴市有处在中国与东盟最便捷通道地域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加上十几年的通道型贸易的发展,使得东兴的发展加工型贸易优势显得愈发明显。东兴市紧紧抓住了这一机遇,全力打造投资软环境,吸引国内外众多客商投资东兴。所以,不但让本地边贸商人搞起了加工业,还让外来投资者直接进入工业行业。

东兴市市长刘全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直以来,东兴的边贸优惠政策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商在东兴从事边贸生意,以至于通道性贸易、全民搞边贸曾是东兴经济的主流,现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零关税的实施和边贸优惠政策逐步取消,使得原来在东兴从事边贸的商人转向从事加工贸易。这两年来东兴的经济格局由边贸为主开始往工业方向发展,可以说,东兴市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两廊一圈”课题组周光大教授来调研时说,东兴处于由通道型贸易发展成加工型贸易的最好时机,既有只有一墙之隔连接东南亚大市场的越南,又有背靠大西南且已形成西南出海大通道主门户的防城港市,抓住了这一机遇,东兴工业经济将迅猛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