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04日 来源:百色政府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田东县围绕“依靠信息发展生产、依靠劳务促进就业、依靠技术增加收入、依靠民主法制管理村务”做文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该县通过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创建了电脑、电视、电话和农技110服务中心“三电一中心”的信息传播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加快了信息入户步伐。目前,全县已建成较为完整的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信息发布覆盖全县80%以上的农户。网络建成投入使用,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农民在生产上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上网查阅到所需的资料,或从农业信息互动频道了解到防治知识,还可以拨打农技110,请来技术员,及时对症下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三电”网络获取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许多农民种植对路适销的农产品,收入大增,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今年1-10月,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80237万元,同比增长8.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31元,同比增长17.64%。

  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该县抓好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培训工作,成立外出务工创业者协会;实行订单劳务输出,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网络,防止劳务人员盲目外出,确保输出质量;通过异地安置、市场开发,发展非公企业、乡镇企业及调整产业结构等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和领域,吸引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目前,全县长期外出打工人员达112694人,占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87.3%。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劳务输出15983人,1—8月全县劳务经济收入2.25亿元。

  该县实施“建设学习型新农村、培养知识化新农民”工程,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的结果。目前,全县95%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有31%成为科技示范户,11%成为专业大户,20%跨入小康示范户行列。现在用“田头里数钱忙”来形容种植无公害蔬菜后的平马镇小龙村村民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在小龙村,蔬菜老板上门订货、田边抢购的场面已是司空见惯。

  以“五村”“两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建设和创建“安全文明村”活动为载体,让农民依靠民主法治管理村务,使村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祥周镇中平村通过村民自治在全村推行家庭“五个要”自我管理机制:要当好家长,制定好家规,端正家风;要做好防范,确保安全;要依法创家立业;要邻里团结,和睦相处。同时,为了让村民积极参加创建“安全文明村”活动,村民委印发了“五个一”宣传资料,即一封公开信、一份倡议书、一个文明村公约、一个文明住户公约、一份安全文明保证书。通过依靠民主法治管理村务,中平村社会稳定,村民和睦相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连续 4 年被县、镇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2004 年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由于该县的农民紧紧依靠民主法治管理村务,全县的民间纠纷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目前,全县有自治区、市、县级文明村 ( 屯 )16 个,文明户 8 万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