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把“养殖、沼气、种植”三个生态农业链接工程作为重点工程狠抓,步入“生态农业——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轨道,推动了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1至11月,该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6亿元,同比增加12%;前三季度,该县农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同比增加12.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61元。
养殖是农民增收的基础。灵川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链工程,通过采取政府资金扶持、产业扶持,以规模养殖场带动农户散养的措施,先后引进了阳光、大发、凉亭、桂柳等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业。
到目前为止,全县生猪存栏25.74万头,肉猪出栏37.81万头,牛存栏3.65万头,羊出栏2.91万只,家禽出笼800多万羽,肉类总产量实现40.53万吨。
养殖业的发展为沼气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同时沼气液、沼气渣又是高效优质的有机肥,可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该县把沼气建设作为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桥梁纽带链,出台了一系列沼气池建设扶助政策。仅2003年,县政府拨出1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沼气池建设,给予农户每座沼气池400元左右物资补助,并动员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农村沼气建设,将任务层层落实到人,掀起了沼气建设的高潮。
到目前,全县已建成沼气池3.5万座,沼气农村入户率达50.3%,改变了过去“砍柴做饭烟熏眼,粪水蚊蝇满庭院”的状况。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封山育林与农户生活用柴砍伐森林的突出矛盾。
该县充分利用沼液、沼渣发展无公害种植业,以促进农民增收。各乡镇开展了“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等不同模式的生态农业建设,提高了果蔬品质和产量。全县优质水稻、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得到了较快发展。
2005年,该县水稻播种面积2.67万公顷,其中优质稻2.61万公顷,实现优质率97.51%。
1.92万公顷的无公害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已通过认定;前三季度蔬菜复种面积1.43万公顷,同比增加4.65%;全县水果总面积达1.792万公顷,形成了以南方优质梨、脆蜜金桔、草莓、大果枇杷等特色水果为主的水果支柱产业。灵川脆蜜金桔获2005年度“广西名牌产品”称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