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一颗星,一个支部一盏灯。”12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宜州市委书记韦国文如是说。
宜州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市开展了市、乡镇、村党组织建设活动。去年以来,市委联系帮扶18个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市委常委联系指导60个党员科技示范户,每个乡镇党委也联系帮扶57个党员科技示范基地,每个党委成员至少也联系帮扶3户党员科技示范户,党支部委员都要联系一个致富户、扶持一个贫困户,以示范户促基地,以基地带农户;实行亮点辐射,从亮一点到亮一片,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连接的“桥梁”,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搞激活树立党员教育新理念
“党教说教,党课睡觉;活动不去,开会不到;看到支书,才想起党费没交。”这是宜州市对农村党员现状调查中听到的一段顺口溜。
组织部门在调查中还碰到这样一件事:新任同德乡六桥村党支部书记韦建华上任后召开大会,却不仅未出现冷场,连会议室外也挤满了听众。因为他首先讲了种桑养蚕增收快的好处和技术,不仅党员、干部听得入神,非党员农户也闻讯赶来听他讲。他同时把党性教育贯穿其中,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兴趣和发展信心,使农民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去年全村有19名农民加入了党组织,他们都是生产中的排头兵,年收入5万元以上就有7户。江头屯新党员蓝天相带头种桑养蚕16亩,仅此一项全家收入5万多元。今年全村种桑400多亩,给农民增加收入198万元。
宜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韦仕宏认为,那段顺口溜和六桥村上党课的新鲜事,实际上反映了农村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必须创新。要激活和强化那些党性弱化,甚至处于休眠状态的农村党员的先进意识和党性观念,必须要有新鲜的形式,鲜活的内容。
宜州市委为此下发了《关于实施万名党员培训工程的意见》,围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全市以村党校、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市、乡镇、村三级采取集中教育、巡回宣讲、典型示范、支部活动和现代电教培训等形式,举办形式多样、内容新鲜实在的政治理论、技术素质、职业技能、创业技能等培训班585期,培训党员、干部6.7多万人次。其中有500多名农村党员获得“绿色证书”,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抓亮点 “五个好”党支部脱颖而出
2003年以来,宜州市开展了63个典型示范村创建活动,市级领导包村抓点,部门帮扶,并派出120多名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工作,又在全市16个乡镇启动亮点工程,每个乡镇建设好一个党建经济全面发展的亮点村。
庆远镇畔塘村党支部为让群众获取更多的科技和市场信息,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蔬菜、桑蚕、甘蔗等协会,建立科技信息中心。他们投入1万多元购置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设备;利用农户围墙外侧和楼房外墙开辟了16块宣传长廊,定期刊登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知识;专门修建4块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栏,经常公布区内外主要城市蔬菜供应信息。良好的服务推动了全村经济快速发展。蔬菜、桑园、甘蔗主要产业扩大到了240多公顷,全村人均纯收入高达3300元,村集体收入3万多元,被区党委组织部定为全区“五村、两规范”建设示范村。通过典型引路、亮点辐射示范,目前典型示范村都形成了规模产业,全市80%以上农户都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
针对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些乡、村比较弱的情况,去年宜州市委按照倒排3%的比例,对6个后进村进行集中整顿。市委派出6个工作组,分别深入6个后进党支部,开展“五村”活动,召开座谈会28次,走访群众580户,调整支部班子5个,解决热点、难点问题74个,为群众办实事120件。波串村是2002年轰动全国“9·12”事件引发村。新上任的市委书记韦国文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村里,与群众同吃、同劳动,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村里选出了党支部书记,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屯级法制学校、治安联防组织,帮助群众调整种养结构,组织群众修路,建篮球场、文化室,6位农民还加入了党组织,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在今年“两委”换届选举中,从企业、党员个体户、种田能手中选举出690人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工作。如今,全市210个村党支部98%达到了“五个好”党支部。
谋发展 百花盛开春满园
宜州市委把基层党支部班子看作是从温饱向小康跨越的“火车头”,提出对“火车头”进行“改型”、“换脑”:在领导方法上,由“经验型”改为“科学型”;在班子人选上,由“单一农业型”改为“多业并举型”;在选人渠道上,他们坚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在最大范围内公开选拔能人。几年来,全市共选拔800多名优秀人才充实进村领导班子来。他们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我带农民奔小康”活动,党员的政治品质和党性旗帜,成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强大动力。
刘三姐乡孟山屯有327亩良田,依靠邻村水库水源种植水稻,久而久之,水库水源逐年减少,昔日的良田变成了旱地。党小组6名党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党员韦顶雪、韦顶光两兄弟另辟蹊径,种桑养蚕,当年收入可观。这下让沉闷的山村兴奋起来,党小组决定将种桑养蚕作为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2000年,全屯种桑养蚕160多亩,人均纯收入5127元;今年种了327亩,产鲜茧8.09万公斤,产值161.87万元。党小组长韦顶光发动群众每户出资1万多元,修建了宽4.5米、长450米的环屯水泥公路、篮球场、乒乓球台、文化长廊、屯级广播电视站,被市政府授予“生态文明村”。“万朵桃花共一坡,党员群众心连窝;种桑养蚕共致富,同唱小康幸福歌。”这是群众从心底里唱出感谢党员的肺腑之歌。
洛西镇纳贡屯12名党员就像12面旗帜。去年在“创星争先”活动中,该屯筹集资金9万多元在一个鱼塘上建篮球场、文化室、舞台,需填土400多方。党小组发动大家有力出力,有机械出机械。全屯74台手扶拖拉机和5台小四轮倾巢出动,男女老少齐上阵。尤其是12名党员披星戴月,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带头苦干两个多月,填平了鱼塘,建成了标准灯光篮球场、文化室、舞台各一个,硬化屯里道路500多米。
带领群众奔小康、热心公益事业的党支部、党小组何止孟山、纳贡屯两个党小组。如今全市多渠道筹到资金250多万元,对81个村进行旧房改造,建屯级水泥路500多公里、饮水工程161处、篮球场263个、乡村舞台181个,建文化室131个,组建业余剧团230个。
“党员围绕市场干,群众跟着党员干”。随着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党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写申请要求入党。去年以来,全市有1877人写了入党申请书,1296人加入了党组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