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0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袁顺正 叶思远 陈朴 汪溪泉 曾昭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富川瑶族自治县把农民增收当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落实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扶持农户发展种养业、组织劳力到本地企业或者外出务工等形式,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今年1至10月,该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2250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
    该县牢固树立“减负即是增收”的思想,不折不扣把取消农业税政策落到实处,仅此一项,与上年同比农民人均增收23.3元左右。该县抓住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种养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机遇,因势利导,引导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根据实际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该县确定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企业化经营为纽带,突出抓好烤烟生产、水果生产、瘦肉型猪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思路。通过龙头企业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连为一体,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经营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条。依托农产品基地和特色农业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企业。目前,全县有各种农业龙头企业近20 家,涉及脐橙、春烤烟、瘦肉型猪等农业企业经济,覆盖全县12个乡镇,受益农户3.2万多户。同时,充分发挥各种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利用农村经济合作协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扩大种养业的规模。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5万亩,烤烟种植面积3.8万亩,建成连片种植300亩以上的示范点20个;瘦肉型猪养殖年存栏10万头,年出栏25万头。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富川瑶族自治县积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由原来的市场找农户改为农户主动找市场,不少农民做起了农产品流通业。现在全县有3129个农村经纪人和89个农产品购销组织常年从事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从而使农产品畅销广东、深圳、珠海等市场,促进全县农民人均增收80元。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该县还通过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完善和落实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等政策机制,促进劳务经济发展。二是坚持就地转移与劳务输出并举,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民营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三是利用县职业中等技术学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农机校等现有职教力量,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四是通过完善各级劳务输出机构,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和便捷的劳务输出通道。今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各类科普宣传讲座和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50多场次,培训人员6万多人次,组织劳务输出4.3万人,直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40多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