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09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马山奇石商机无限,马山县的奇石交易市场即将诞生。“吃有黑山羊,饮有金银花,游有金伦洞。”这是马山县这些年来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但不久的将来,“玩有美奇石”将是马山人对外打出的一个最新招牌。

百掌沙滩有奇石


    马山县奇石市场起源于乔利乡苏博村百掌屯。百掌是红水河百龙滩河段岸边上的一个小壮村,村西面流淌着风光无限的红水河,宽阔的红水河中央有一个面积约两百亩、有“水上蓬莱”之美称的大沙滩。沙滩上除了几座秀丽的小石山,大部散布着金色的细沙,异彩纷呈、形状各异的鹅卵石混杂其间,这些鹅卵石在当地被称为“百掌石”。

    据说,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百掌屯一位男青年到沙滩上飞钩钓鱼,一条鱼被他远远地甩到一堆鹅卵石上,他飞跑过去抓鱼时,几次跌倒在圆滑的鹅卵石上。青年瘫坐在鹅卵石堆中,看到周围一块块闪闪发光、已经玉化的鹅卵石,就挑了几颗带回家摆在桌子上。村民们闻讯而来,一传十,十传百,争相到沙滩上拣鹅卵石。不久,“百掌沙滩有奇石”的消息传到县城,一些男青年闻讯驱车到百掌赏石、买石。至此,村民才意识到石头的价值。 后来,百龙滩电站的拦河巨坝筑了起来,一夜之间,那一堆堆美丽无比的鹅卵石全部被深深地淹没在水底,无法打捞。百掌屯一些村民家中有限的沙滩鹅卵石便成了爱石者难求的抢手货——百掌屯慢慢成了一个小小的奇石交易市场。

    后来,盛产奇石的岩滩是马山奇石市场奇石的主要来源。近10年来,马山的奇石都是来自大化岩滩,源源不断,逐年增加。马山的奇石市场也由农村转移到县城,交易主要集中在马山县城内,分散在市民家里。

马山奇石有名声

    1997年,马山县城一些奇石爱好者自发地成立了民间赏石协会,会员有十几人。2003年,该县文联正式下文成立了马山县赏石协会,并举办数次奇石交流活动。到了2005年,奇石协会会员增至80多人,奇石经营个体户60多户。据调查,从1997年起,每年从马山奇石市场运往柳州奇石市场销售的马山奇石数以万计。可以说,柳州奇石市场有五分之二的奇石是来自马山。据估算,2005年,马山奇石市场上,观赏石价值两亿多元人民币,园林石价值两千多万元人民币。

    自从马山奇石进入柳州奇石市场的那一天起,马山奇石就有了名声。但它真正声名鹊起却是在参加柳州国际奇石节比赛、获得一块块金光闪闪的奖牌的那一刻——2000年,马山县参加第一届柳州国际奇石节奇石比赛,荣获金质、银质、铜质奖6件;2002年参加第二届荣获金质、银质、铜质奖9件;2004年参加第三届荣获金质、银质、铜质奖6件……近年来,马山的奇石在全国乃至一些国家享有较高的声誉。

产业新兴有商机


    近年来一直从事奇石研究工作的马山县文联主席陈义吉告诉记者,奇石在马山县属于新兴的产业,如引导得当,精心培育市场,那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样可观:一是带动马山县房地产的开发,二是带动马山县旅游业的发展,三是带动马山县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其实,马山县的奇石商机,这些年来已被有识之士紧紧抓住。如马山县白山镇西华街,大部分住户十年前还是依靠摆卖玉米粥维持生计,但前几年经营“奇石”生意后,一切已在悄然改变:一幢幢精致楼房拔地而起,一批批现代化电器购进家中。

    “与赏石协会会员相比,西华街住户是小巫见大巫。”据业内人士透露,现任的赏石协会会员“个个都非凡”,几乎所有会员已兴建或购买楼房,70%以上的会员已购买小轿车,20%以上的会员年奇石交易金额高达300万元以上。

    无限的商机,广阔的市场,当然引起马山县决策层人士的高度关注。

    据马山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成立“马山县奇石交易市场”已被列入县政府议事日程,县政府已于日前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就市场选址、定位等问题进行多次调研审议。目前,市场已选定在都南高速公路旁,占地为30亩,预期两年内建成对外开放。

南宁日报记者 农坛  通讯员 陈出 苏继峰 文/图


马山奇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