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5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班源泽 苏宏流 李运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岁末年初,南丹县传来捷报:曾因“7·17”事故造成经济跌入低谷的南丹县提前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双过千”目标。截至12月20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3.28亿元,财政收入达3.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0.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296元,同比分别增长28.5%、20.11%、78.9%和23.6%。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夯实加快发展基础

2001年“7·17”事故的发生,使南丹经济跌入低谷。为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南丹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发展工业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南丹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的大发展。

该县坚持园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2003年,南丹县有色金属高新工业园区破土动工。目前,投资3亿元、年产值10亿元的堂汉锌铟公司,投资5亿元的南方冶炼厂8万吨电锌项目及投资1亿元的吉朗铟业公司相继投产,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已开工建设等,方园10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属工业园区框架已初具规模。

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强做大强势企业。南丹县酒厂是50年代兴建的国有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处于倒闭的边缘。吉朗集团公司于2004年投入2亿元对原有酒厂进行扩建。为全面打造“丹泉酒”品牌,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带领酒厂到贵州、四川等地考察,全力支持吉朗集团公司加快发展丹泉酒业。目前,一期工程生产的浓香型丹泉酒已正式上市。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该县南方公司的南方牌锑锭、五一矿的锑锭、广田冶炼厂的铅锭等产品先后获得“广西名牌产品”、“广西优质产品”荣誉称号。如今,南方有色金属冶炼公司的铅、锑产品95%销往美、日、韩及欧洲国家和台湾等地区,龙泉冶炼总厂的锡锭因其高纯度享誉国内外,“TH”商标在英国伦敦成功注册,其价格一般比同类产品每吨高出2000元左右,产品供不应求。

加快建设有色金属人才小高地,聚集采、选、冶和深加工高级人才,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目前,南丹县冶炼行业共集纳了19名博士、3名硕士、90名专业大学生。2005年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和环保项目初见成效,荣获国家科技部50万元的能源综合利用进步奖。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南丹县坚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坚持在确保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形成了六寨镇1300多公顷长角辣椒基地、月里镇1300多公顷烤烟基地、里湖乡“百万瑶鸡”基地等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南丹县投入5000万元建设乡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新修建屯级公路83条,受益群众达6万多人;投入引水工程资金1232万元,建设人畜引水工程82处,解决4万多人的饮水难,为建设南丹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基地,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今年,该县劳务输出3万多人,劳务总收入达6000多万元。预计全县农业总产值可实现8.46亿元,同比增长7.6%。

筑巢引凤扩大开放 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南丹的投资环境我放心,我很乐意到那里创业发展。”一位到南丹投资的老板兴致勃勃地对笔者说。如今南丹的投资环境好,众多的投资商纷至沓来,这是南丹县坚持对外开放带来的结果。

该县坚持用好的项目来招商,靠好的政策来招商,靠好的环境来招商;同时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想方设法引进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该县出台《关于对发展工业企业给予优惠政策若干规定》等文件和优惠政策,取消62个审批项目,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条件。县委、县政府坚持为企业做好“保姆式”服务。2005年4月,得知南方冶炼厂即将上马的8万吨电解锌工程需征地50多亩,按常规,办好手续至少要花半年时间。县委书记潘育伟、代县长陈继勇立即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到该公司召开协调会,落实征地等有关事宜,结果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办好各种手续。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还先后多次到浙江、广东和东南亚国家等上门招商。据统计,今年全县共招商引进项目23个,总投资16亿元,其中到位资金7.8亿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