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1日 来源:百色政府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右江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一、甘蔗调优增收快。为充分体现蔗糖这一优势产业,今年该区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甘蔗覆盖率,新植、翻植蔗全部采用新台糖系列、粤糖系列,全区良种种植面积达1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同时,推广甘蔗高产高糖配套技术8万亩“吨糖田(地)”,加大吨糖田(地)建设力度,使甘蔗亩均增产1吨以上。目前,该区甘蔗种植面积发展到全区9个乡镇(街道)99个行政村;覆盖2.29万户9.01万蔗农。仅甘蔗一项,上一榨季蔗农人均收入达1677元。

  二、生态项目效益好。右江区四塘镇保安村那利屯是百色市在右江河谷一带推广实施“生态富民家园项目”建设的示范点。该屯农户按照项目要求,采用“猪─沼─果(瓜、菜)─鱼─诱虫灯”生态生产模式实施2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鱼池约10立方米,一年饲养三批本地塘角鱼,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由于这一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大,本村及周边村屯群众也纷纷效仿。此后,右江区的四塘、永乐、龙景等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又增加了1500多个鱼池。

  此外,近两年来,一项坡地生物篱和缓坡地等高种植技术在该区示范建设大获成功:示范区果园土壤水分状况得到改善,化肥利用率有所提高,提高了坐果率,每亩增收120.2元,新增产值53.96万元;果园间种的印度豇豆又可作为饲草、绿肥,年平均亩产鲜草2224公斤,每亩实际增收166元等。目前,这一技术已被广大农户应用在西瓜、玉米、秋冬菜、甘蔗等作物上。

  三、八角低改大增产。该区大楞乡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八角之乡,现有20年以上的八角老林10万亩。由于树龄大,病虫害多,大部分八角树产果少,甚至不开花结果而且叶黄叶落面临枯萎。针对这一情况,右江区科技局从去年初起,加强八角低产林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和八角成林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培训,动员八角户进行八角低产林技术改造,使八角低产林重新焕发了青春,挂果累累,平均亩产量达2000公斤。

  四、“三张牌”打出特色。该区积极引导打好“无公害、反季节、名优特果菜”“三张牌”,大力培植特色产业。农民有的大搞稀罕食用菌生产,有的大面积高接换种金煌芒等名贵品种专供外销……无公害、反季节、名优特果菜已成为农民的主要致富项目,目前该区四塘镇的福联、新明、永靖,永乐乡的拉浩、大翁、西北乐等村已成为新的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