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0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富川瑶族自治县结合实际,依托资源,找准优势,突出特色,确立和实施了立足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水面资源、民族资源“五源”优势,壮大烤烟种植区、优质脐橙区、立体养殖区、无公害蔬菜区、民营企业区“五区”经济,实现工业富县、“三农”稳县、开放兴县、民营活县、文化名县“五县”目标的“三五”战略,区域经济各项指标实现快速增长。
    种烟种菜种水果  农民种出新生活
    春烤烟种植东山再起。围绕创建全国优质春烤烟示范基地县目标,富川制定落实烤烟生产激励措施,推行规模化、规范化生产,通过与南宁卷烟厂合作,实行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与农户实行订单种植,引导农民烤烟种植用地从旱地转向水田,从老品种转向云烟85、87、新K326等优良新品种,推行漂浮育苗、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三段烘烤工艺等先进实用技术,有效提高了农民种烟的积极性,2005年全县建立了20个连片种植300亩以上的烤烟示范片,烤烟种植达3.2万亩;收购烟叶3.8万担,收购金额1919万元。
    脐橙生产成为新亮点。富川围绕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响品牌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按照“规模化开发、企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社会服务”的思路,抓好脐橙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农展会招商、网上招商、挂职招商、专业招商等形式开展脐橙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去冬以来从县外引进资金4000多万元投入脐橙产业。目前,该县打造了富阳至白沙、石家、麦岭、柳家、朝东5条万亩优质水果带和莲山牛背岭、福利三娘母山、古城上田、葛坡白牛及楼村等6个万亩标准水果生产示范园区,建成广西最大的脐橙种植生产基地,脐橙种植面积达6.5万亩,挂果面积2万多亩,预计产量达2.2万吨,产值达5700万元。
    反季节蔬菜种植走上无公害路。近年来,该县以争创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为标准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了2个县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7个无公害蔬菜样板。共推广优质蔬菜品种30多个,种植新技术10多项,年复种蔬菜20万亩,蔬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富阳至朝东、麦岭、福利、古城等公路干道沿线区域,打造了福利罗丰、高秧地,富阳田厂等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
    养鸭养鱼养肉猪  万亩水塘变成金
    富川以建设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为目标,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引进润旺等外商投资发展养殖龙头企业,开发多位一体的立体养殖,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本地致富能手和民间能人投资开发立体养殖。2003年,该县成功引进浙江胡老板投资390多万元,在葛坡镇马槽村委白牛村200亩土地,大力开发“水里养鱼、水面养鸭、岸边养猪和鸡”的立体养殖场。在公司的带动下,马槽村群众规模性发展立体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村开发水面400多亩,年出栏种蛋鸭24万多羽,养殖瘦肉型母猪120头,年出栏猪花3000头。到目前,逐渐形成了“富阳—葛坡”立体养殖带,共发展规模立体养殖场32个。通过示范带动、科技促动、企业连动,加快了立体养殖区建设进程。目前,该县畜牧养殖业已经占农民年纯收入的47%。

  内引外  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
    该县通过招商引资、民间资本参与等形式,促成现有企业购并、重组、改制和改造,盘活了现有工业企业。目前,县民族染织厂、乌羊山电站等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千福公司GMP技改和厂房扩建工程已完成,并通过了GMP认证,目前公司已正常生产;同时,抓好民营企业基地建设,促产业集群。投资1000多万元,抓好富阳新湾和白沙两个民营企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宾富纸业公司、宝山选矿厂、庆隆富锰渣厂等外来企业落户。一批如富阳宝石加工厂、手套厂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企业相继在该县建成。全县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群体。此外,该县还根据现有优势,引导民营经济向制药、矿产、水电、林化、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聚集,发展壮大水果、烤烟、畜牧水产等种养和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扩大企业规模,逐步使民营经济成为带动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县有各种农业龙头企业近20 家,涉及脐橙、春烤烟、瘦肉型猪等农业企业经济,覆盖全县12个乡镇,受益农户3.2万多户。    (汪溪泉  曾昭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