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1月06日 来源:百色政府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05年是“十五”期间右江区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903万美元,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增长18%以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势头良好,全年经济发展呈现五个“新”。 

  一是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预计“十五”期末该区生产总值达50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02倍,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年均增长15%;撤市设区前财政收入在县级市时期年均增长14%,撤市设区后年均增长24.91%,2005年是撤市设区后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制糖工业为主,电力、造纸、化工、冶金、林业等产业同步发展的工业新体系。甘蔗、芒果、西瓜、荔枝、龙眼等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新突破。2005年该区共建设村屯公路17条154.7公里,总投资1688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12处,投入资金368万元,解决了8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茅草房改造200户,完成沼气池建设2615座,生态养鱼池1800座;无电屯实现通电10个;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161个屯,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三通”基本实现,四塘至百兰油路工程已完工,百色至泮水油路工程正在实施。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达到47%。“十五”期间全区总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项目超过100个,累计完成投资约125亿元。 

  四是改革开放取得了新成效。国有企业、对外开放、非公经济等领域的机制建设和体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有利平台,两届博览会共签约项目15个,金额达34.57亿元。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五是人民生活达到了新水平。初步统计, 200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1 万元,增长 18 %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 2400 元,增长 32 %。 2005 年新增城镇就业 1738 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 3.4 %以内。基本养老金足额及时发放,享受城市低保人数达 6753 人。提前一年全部免征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十五”期间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2.6%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2.5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全区贫困人口减少 36781 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