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古稀之年的乡下老头,一大早提着两只空竹笼坐汽车从贵港赶到横县。这股不可思议的热劲头,竟是要“借鸡生蛋”——租几对小兔模样的黑豚搞养殖!两个老头的致富信心,来自一个乡村教师出身的农家女、刚刚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的蒙力菊。
养蝎子走来的双料“女王”
来自茉莉花之乡横县的蒙力菊,是凭着一股韧劲从养蝎子走到养黑豚的,她的蝎子、黑豚养殖基地规模很大,个人曾被评为全区科技种养大王。
10多年前,蒙力菊告别乡村教师的生活,离开家乡到柳州做服装生意。听朋友说养蝎子赚头大,想想自己本身就是农家女,她大胆跑到山东向养殖户求教。回来后,自己在家里铺瓷砖造玻璃筐,试养这面目恐怖的小东西。初试失败,花了2000多元买回的蝎子一死而光。
蒙力菊不服输,转战老家再养,记不清被蝎子蛰伤了多少次,终于掌握要领,并解决了大蝎子吃幼蝎的养殖难题。“看到小蝎子被咬死,我就老想老想,如果换是我被咬怎么办,怎么躲?”蒙力菊的钻劲没落空,她在蝎房里设了一堵满是小窟窿眼的隔离壁,大蝎子钻不进,正好容得下幼蝎栖身。
小平房里的“电脑讲台”
6年前,已经在养蝎天地小有名气的蒙力菊,开始尝试养殖黑豚。因为珍珠熊、海狸鼠“炒种”事件的恶劣影响,这种具有药食两用价值的草食小家畜,尽管在广东的餐饮业有很大市场,当时在广西还鲜有人问津。
蒙力菊又一次大胆创业,登门请教科研专家,在横县建养殖基地,拿自己做示范。黑豚养起来不费什么力气,平时只要喂些菜叶、蔗渣或牧草,一年能生几窝仔。看到她的坚持换来收获,许多当初抱着怀疑态度的农户渐渐加入她“公司+协会+养殖户+商家”的养殖模式,尝到了致富甜头。租户交回养大的仔豚,由蒙力菊统一外销,按个拿取报酬。横县一对老夫妇,靠租养黑豚一年就赚了1万多元。记者来访这天,贵港市西江农场75岁的张庆华老人,和68岁的好友陆业田,大早提着两只空竹笼坐汽车赶到蒙力菊的种豚基地,要“借鸡生蛋”。
蒙力菊说,产销连锁的养殖模式利于销售。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郊区平房,就是她的办公室。斑驳的四壁贴满了褪色的信息剪报。土头土脸的屋里,却放着一台接了网线的电脑。一年前,蒙力菊自己花钱上县城的电脑培训班,学会了打字上网。
如今,她通过发布网络信息,把“黑宝贝”推向全国,已在区内外发展了近2000个养殖户。平时,蒙力菊就在简陋的“电脑讲台”前,给农友们传授养殖知识。办公室对面,就是上万头的种豚养殖室。黑不溜秋的小家伙们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农友。
俄罗斯商人登门“掘金”
从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女,到特种养殖业的佼佼者,蒙力菊的钻劲实现了许多不可能的“可能”。上月底,一个俄罗斯老板慕名千里迢迢来到横县,向蒙力菊订购黑豚皮。因为黑豚的皮毛是无孔真皮,做成靴子保暖性强,在寒冷地区市场非常看好。老外许诺,每张皮至少以15元人民币收购。
这几天,蒙力菊忙着试做黑豚皮,看看怎样才能留成发挥最大利用价值的毛皮形状。也许,不久的一天,毛皮生意又为她和农友们掘出“一桶金”。“再坚持一下!”蒙力菊觉得成功的一大关键,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刻咬紧牙关。元旦前夕,她捧到了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奖状。(记者石慧琼)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