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04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防城区通过积极的服务引导,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不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力度,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全区通过劳务输出带回收入达1.6亿元,同比增长29.3%。 

    该区2005年农村劳务输出凸显五大亮点: 

    一是部门协作,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提高。该区农业、教育科技、人事劳动、建设、团委以及各乡镇政府根据各自职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助、相互配合,共同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全区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网络,在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和农民工转移途径、流向、受训及收入等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广播、咨询、印发材料、信息网络、招聘会等手段大力宣传引导,全年有组织引导输出达6200多人。2005年8月5日举办的青年劳务输出现场招聘会,组织区内外企业60多家到现场招聘,成功地组织1500多名农村劳动力与相关企业进行意向签约。 

    二是强化培训,农民工在劳务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该区以实施“阳光工程”项目为纽带,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达1.1万人次,提高了农民工整体素质。通过培训,转移就业率达91.4%。 

    三是内部消化,本地转移就业人数比重增加。在进一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的基础上,该区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年内引进新建各类工矿企业10多家,同时,加快城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3000多个岗位,常年在区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1.5万人,同比增长25.8%。 

    四是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劳务输出量大幅增加,全年外出务工就业人员达3.68万人,比上年增长16%,外出务工农村人口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23.0%。 

    五是增收明显,劳务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极。200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29元,而外出务工人员人均纯收入却达4358元。在2005年全区农民人均新增收的267元中,劳务收入就占了95元,贡献率达36%。(郑德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