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思县刚竣工投产的年产1.5万吨淀粉生产线广西上思富三藏淀粉厂的生产车间里,笔者看到这样的景象:一辆辆装满鲜木薯的汽车正排着长队等着过磅,成品车间的工人忙碌地将一袋袋淀粉成品装上汽车运出厂外,销售市场。据了解,这个新投产的引入外资兴建的民营企业,每年可给上思县财政增加收入近千万元。
上思县区域性特征明显,山区资源丰富。可开发许多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但由于受种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虽然孕育多年,但总一直属于小波小浪式推进,发展的步子不大。2004年,上思县委、县政府领导在深入调查中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上思是农业生产县,经济发展的框架要以农业为基础,这就是说,上思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依托大农业。长期以来,该县具有传统并适宜本地区气候和土壤生长的甘蔗、林业、香糯、木薯、中药材和食用菌等经济作物,除甘蔗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外,其他五项生产总量小,没形成基地式的规模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认识上的提高,使县领导更加坚定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县里经过充分的讨论,决定把甘蔗、林业、香糯、木薯、中药材和食用菌的生产做强做大,培植成本县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六大农业生产基地”滚动发展。因此,县里很快就先后出台了发展六大基地,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关文件,制定并完善了鼓励发展的相应优惠政策。同时,还根据本县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形成了“坡地旱田种甘蔗,山地种林木,半山腰种药材,山脚种木薯,河床沟边发展食用菌”的生产布局,妥善解决了六大基地相互争地的矛盾。
为了保证六大基地能正常平稳地发展。县委和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要求全县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地实施“六大基地”发展规划。同时,还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措施。一是县、乡、村三级相应组成六大基地生产协调指挥部,负责解决六大基地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六大基地生产正常开展;二是六大基地的生产任务和指标具体落实到乡、到村,要求各乡、村按分配任务完成;三是成立技术服务小分队,组织种植科技人员深入乡村,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实行科学种蔗、种木、种糯、种薯、种药材和培植食用菌。由于工作措施到位,全县“六大基地”形成了规模种植和规模生产,甘蔗种植面积达32万多亩,速生丰产林完成租地21.3万亩,种植15万亩;香糯种植4.5万亩;木薯种植2万亩;葛根种植1.2万亩;食用菌种植1万亩。
为了使“六大基地”产业的发展有依托的平台,上思县委和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外来资金兴建与“六大基地”产业相对应的生产企业。上上糖业有限公司和昌菱糖业公司,去年都相应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改扩建,把生产能力从前年的5000吨和3000吨提高到05/06年榨季的8000吨和5000吨,开榨2个月就给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广西七坡林场投资兴建的华林公司中高密度板厂,目前厂房建设即将完工,预计下月份可正式投产。日前投产的广西上思富三藏淀粉厂生产运转正常,产品质量优良。这些企业正常生产和相继投产,将给上思县年财政创造亿元以上的收入。
“六大基地”的规模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上思县获得了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2005年上思县域经济的发展又朝前跨上了一大步。实现生产总值15.85亿元,比前年增长11.8%,组织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17.8%,农民人均纯收入2288元,比上年增加160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7元,比上年增加330元,增长7%。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