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大县柳城县在成功营建生机勃勃的蔗糖产业后,未雨绸缪及早找准思路,经济增长点由单一转入多元带来可喜突破:2005年全县制糖、缫丝、制药三大产业并举发展,县财政收入已达2.07亿元,创历史新高。
1月23日,柳城县委书记韦开翔接受记者采访,用一句很形象的比喻诠释柳城发展县域经济的“忧患意识”——“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国家吨糖田示范县——柳城县甘蔗产业化的步伐一直走得很稳健,全县的甘蔗种植面积约3万公顷,仅蔗糖产业就使柳城农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5.7万多农户靠种蔗致富。但柳城县没有安枕在蔗糖业的“甜蜜梦乡”里,而是积极谋求多元发展的路子:
从2003年起,该县在保粮稳蔗的基础上,同时发展壮大桑蚕产业和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柳城经济变得更“轻”、更“软”,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柳城县瞄准国家“东桑西移”的契机,一手抓农民种桑养蚕,一手抓招商引资。经过两年的扩张,该县桑叶面积已达到4000公顷。为实现规模与效益的最大衔接,该县引进多家企业,并重点扶优,打造以龙头企业领跑的桑蚕产业快车,构筑起“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使2.5万蚕农扔掉手里传统的“小提篮”,轻松乘上产、供、销配套的产业快车。
龙头企业之一的石门山丝绸厂今年2月才动工建设,7月就能投产,可辐射到一万多蚕农。在厂里上班的100多名工人全是附近的村民。
他们说:“我们洗脚上岸成了上班族,每月工资700多元,下班回家还能种桑养蚕,有奔头!”柳城县还把药材种植作为富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850公顷。
该县引进的广西日田药业有限公司有1000多户基地农户,他们种植穿心莲267公顷,全部由企业订单收购,价格高于市场0.2元/公斤,仅此一项就使这些农户大幅度增加收入。该公司将在原来单一种植穿心莲的基础上发展套种益母草,种植基地一年可种两季药材,基地农民还可增加一倍以上的收入。
2002年71%,2003年50%,2004年48%,2005是45%———柳城县这组甘蔗税占总财政收入比例数据的变化,足以说明其县域经济已从单唱甘蔗“甜蜜歌”的单一状态渐入多元协调发展的佳境。
现在,柳城的“农”字号龙头加工企业有14个,县域经济正形成了特色农业、创税农业、订单农业“三柱擎天”,制糖、缫丝、制药三大产业“金花并蒂”的良好格局。
记者点评:喜从“忧”来的启示
近年来,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一些县份的县域经济仍停留在单一的产业优势上。县域经济高度依赖某一产业,就意味着其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这样的教训我们大都尝过。
糖业大县柳城喜从“忧”来可给我们两点启示:其一,在经济成就面前不能沾沾自喜,必须保持忧患意识,寻找新的增长点才能不断突破;其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固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但要多元化发展才能保持竞争力,才能使更多的农民在县域经济壮大的同时得到实惠。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