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08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长期制约平南经济发展的工业“短腿”现象,几乎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该县各级领导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近年来,随着大大小小的工业项目陆续引进和投产以及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这条“短腿”正在逐渐伸长。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43.07亿元,分别比上年和“九五”期末2000年增长28.03%和148.53%,工业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达到30.13%,分别比上年和2000年增加4.75和11.03个百分点。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平南工业的投入偏少,该县工业经济长期处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境地。乡及乡以下工业占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以上,主要生产传统产品,结构趋同,产品雷同,形成了“散、小、差”的局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烟厂、糖厂实行政策性破产,曾起支撑作用的卷烟和机制糖逐步退出市场,导致该县工业产值严重下滑,1999年和2000年分别比上年减少23.5%和7%。

  为扭转工业“短腿”的被动局面,近年来平南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谋求发展的突破口和重心来抓,抓好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做到有人、有钱、有项目、有载体招商。2001年-2005年全县共引进外来项目近300个,项目总投资达60多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21.5亿元。年产600万吨的华润水泥项目一、二期工程进展顺利,截至2005年底,已完成投资5.8亿元,占总投资11.98亿元的48.41%;总投资2.05亿元的丝绸工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并于去年11月8日试产成功,目前已完成投资3600万元;投资1.5亿元的雄森酒业公司去年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和投产,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82.7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结合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平南县不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植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逐步建立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现代新型工业为支柱,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民营工业为主体,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县初步形成了建材、农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编织加工、造纸等五大产业,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9.32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宋朝文 何锦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