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16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陈德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吃干榨尽废旧资源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武宣讯  地面是随处可见的猪、牛粪,路边流的是牲畜尿和生活污水,这样的现象在武宣县已不多见了。广西大瑶山麓脚东里村83岁的陈廷老人说:“屎尿都进沼气池了,白天煮饭晚上点灯,想闻到臭气都难。”可以说,废物循环利用正给该县群众带来生产和生活的变革。

  武宣县是桂中甘蔗,畜牧种养大县,年饲养牲畜100多万头,其中仅出栏的瘦肉型生猪和菜牛就达60多万头。每年有3万多吨的畜禽粪便,20多万吨尿液及冲洗污水直接排放进沟边或河里。县委、县人民政府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入手,科学论证,加强农业、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动员各部门利用推广沼气池应用和种双孢菇等方式将废气、废水和废液变成新的能源和原料。先后发动农户建起沼气池1.3万个,有5400多公顷的无公害疏菜、水果直接用上了沼液和沼渣。每年节约化肥、农药700多吨。通挽是全县的养猪重镇,饲养30头以上的农户有461户,其中200头以上的有42户。年出栏生猪7万多头,总产值1750万元。用上沼气池后,养殖场的粪便做到了无害化处理。随便走进农家,但见窗明几净,果蔗飘香,花草争艳。

  除此之外,该县普及牛粪与稻草、玉米杆混合高温发酵种菇技术,既杀死病菌,又为双孢菇的生长找到了有机肥料。禄新乡塘莲村民韦威立用牛粪稻草种下4棚菇,三个月采收了五批,总收入4万多元。去冬今春,全县农民用1.1万公顷优质谷的禾杆种下双孢菇200多万平方米,产值突破7000万元大关。农民仅用稻草和牛粪变废为宝,人均收入就达184元。

  与此呼应的是,各厂矿企业也加快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步伐。武宣年产糖蔗150万吨,制糖的滤泥和桔水几十年都是没有再用升值,有的直接排入江中。通过引入加拿大华人投资建成广西最大的食用酒精思源酒业公司后,将产糖过程的桔水转化成年产10万吨的酒精,实现年税利2900多万元,蔗渣加工纸浆新增产值2349万元。广西天力生态肥公司也全部消化了黔糖和博宣两家糖厂的滤泥,年生产无公害肥料6万多吨供应蔗农,推动蔗农扩种高产高糖蔗4100公顷。    (陈德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