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15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淮山之乡那楼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科技创新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是昨天“新闻大篷车系列采访活动”在邕宁区那楼镇坛垌村采访时记者的切身感受。

    “有力挖得淮山吃,无力死在淮山根。”这是流传在邕宁区那楼镇坛垌村淮山种植户口中的一句话。它讲述的是农民采挖淮山时的辛苦。

    不过,如今的坛垌村,种植淮山已经不再那么辛苦,因为他们已经试种成功一项淮山种植新技术淮山定向生长栽培法,这让当地淮山种植正酝酿着一场大的变革——从镇政府到种植户,人们都在盘算着今年如何利用好这项高产、省力、高效的新种植技术来大面积发展淮山种植,从而获得增产增收。

曾为淮山种植累弯了腰

    在前往那楼镇采访时,我们早就听说该镇有“两宝”:一是种桑养蚕;二是淮山种植。

    当车驶进那楼镇,眼前的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有着“淮山之乡”的魅力——沿街农户的民房前,堆放着的都是小山状的淮山,有刚从地里采收回来,还粘带着泥土的;有已被切成了片的;还有被刮去了皮摊晒在竹器上的。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到那楼镇坛垌村去见一位农户——黄世界。驶过那楼镇,满山满坡长满了淮山藤的美景还没有看够,不觉中车已来到了黄世界家耕种的淮山地旁。今年已71岁的黄世界和老伴正在挖木薯,见到我们,他丢下手中的活跑了过来,把双手在裤腿上擦了擦才与我们握手。

    2005年,正是面前这位朴实的农民在镇政府的发动下采用淮山定向生长栽培法试种了2亩淮山。如今,试种成功让他成为了全镇的“明星”——他试种成功的那2亩淮山成了示范点,每天总是能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据说至今年春节,不包括镇政府组织农户来参观的,群众自发来参观的人数就超过了5000人次。

    聊起淮山定向生长栽培,黄世界如数家珍。他怕我们听不明白,还转身拎来了一把铁铲,拽着我们来到了用传统种植方法种出的淮山地里,说是要挖给记者看,只见他顺着一株淮山藤挖了有近1米深,方才见到淮山露出一点点根部。据说,在传统种植方法下,一株长至8公斤重的淮山,需挖一人多高的深坑才能把淮山完全挖出来。收的时候麻烦,种的时候也不轻松:要挖深80厘米、宽30厘米的种植沟。

    随后,黄世界又把记者领回到了他的2亩示范地里,用手指在一株淮山藤下扒了扒土,一根碗口般粗的淮山就裸露出了地面。“耶,这淮山怎么是横着长的?”有人惊讶地问道。“这是采用了新技术种植,淮山栽种时利用无毒塑料胶片套种引导淮山定向生长,不需要挖沟,只要平整好土地就能种。”那楼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报应介绍,这种技术种植淮山,不但易种易收,而且产量也很高亩——亩产可达到5000公斤,产值超过1万元。“而用传统方法种淮山,亩产能达到2200公斤已经不错了。”

今有新技术做大淮山产业

    围绕淮山定向生长栽培法,无论在村里还是在镇政府,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如何在今年清明节前后种淮山时大干一场,做大做强淮山产业。

    说起今年的打算,黄世界称自家共有6亩地,去年他用4亩地种花生和木薯,一共才获得了3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他用定向生长栽培法种淮山,按淮山长势预计亩产可达5000多公斤,目前市场上每公斤淮山批发价在2.4元,他这2亩淮山就能给他带来2万多元收入,种了一辈子地的他仿佛在梦境中一般。但事实就是事实,所以,今年他计划把家中6亩地全部用来发展淮山定向生长种植。

    淮山是那楼镇的传统种植项目。2005年那楼镇淮山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鲜淮山3000万公斤,总产值达7200万元,年加工淮山干条、干片1500吨,远销广东、湖南、河南、四川等地,淮山生产和加工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坛垌村的淮山种植面积也一直保持在2000亩左右。村委主任黄焕邓告诉记者,今年村民们将全部改用定向生长栽培法种淮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报应更是对记者称,年初自己已租好了200亩地,打算采用新技术全部种淮山。

    如何把淮山种植新技术推广进而造福民众?那楼镇党委书记陆元锦介绍说,今年,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该镇计划扩种淮山5000亩,使全镇淮山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该镇已向厂家定购了1万亩的无毒塑料胶片,准备用定向生长栽培法种淮山1万亩。为彻底改变淮山传统的种植方法,推广应用新技术,那楼镇还对农户开展了种植技术培训,年内将在坛垌村建立农民培训基地,设立淮山专家大院。并号召全体村干部利用新技术,每人种淮山1亩以上,对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的农户给予奖励。

    对淮山种植的前景,陆元锦非常乐观。他告诉我们,淮山是一种菜药两用的保健食品,中药称淮山为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淮山富含多种氨基酸、钙、磷和维生素,具有医药、食品等工业开发前景。目前,在国内市场采用淮山做原材料,加工的产品有淮山酒、淮山面条、淮山粉和淮山片等。淮山种植大有前途,前景广阔。为此,那楼镇将利用全新的种植方法,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淮山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尽快引进淮山加工企业,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开发淮山新产品,使淮山生产成为该镇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新亮点,把淮山生产和加工打造成全镇农民的第一经济来源,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报记者朱新韬  通讯员黄展佳


坛垌村黄世界(中)在展示自己种植的淮山。刘奕慈 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