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大计质为本,质量大计地为本,茶园关键是整地!因此要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进行整地,茶叶种植时把大苗与小苗分开种,密度为4500株到5000株一亩,这样既可以提高茶叶的成活率,使它生长均匀便于成园管理,又为茶品质打下基础……”2月10日,乍暖还寒的春风不时和着蒙蒙细雨吹拂在茶乡昭平的北陀镇平恩村金雷岭的山头上,干得热火朝天的群众在休息的间隙,聚精会神地听着茶叶技术专家何玉开讲授着种茶技术要领。立春以来,昭平茶乡蜿蜒连绵的山头处处是茶农群众忙碌的身影,到处涌动着你追我赶种新茶的热潮。
近年来,地处山区的昭平县把良好的生态作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思路,把茶叶作为绿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和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去年全县茶园面积已达4330多公顷,年产干茶3500多吨,产值2亿多元。
随着规模的做大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昭平茶农更是吃下了定心丸,种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北陀镇大龙村徐为必已是拥有数十万身家的木材加工企业老板,但对茶叶发展更铆足了劲。在位于北陀镇九龙中学后山的茶叶基地上,一边忙着指挥种茶的徐为必告诉笔者,山上的木头砍了没八年也要五年才能成材,而种茶两年就开始有回报,加上本地劳动力充足,又可以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从长远考虑还是转移到发展茶叶上。目前,他除了自己已开辟种下100多亩茶叶,还垫支了3万多元扶持大龙村、平恩村50多户困难户购买茶苗、化肥种下了200多亩茶叶。
昭平县把2006年定为茶业品牌质量年,着重提升茶叶品质。重点抓好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和企业化经营工作。该县五将镇古店村李远昌看到昭平茶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加上市场前景广阔,去年他很快拿出首批资金100万元办一个茶叶基地。该项目投资总额700万元,规划种植茶叶2000亩,到目前已严格按照标准种下茶叶500多亩。而今,种下的茶苗在茶农的精心管护下已长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李远昌还兴建了一个高标准的茶叶加工厂,采用最先进的微波杀青技术,提高制茶效率,和茶叶品质。目前,该厂房已完成首层建设,正在紧张推进中,建成年可加工鲜茶400多吨。
走马乡西坪村合水茶叶基地这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种茶新景象。该基地采用合作社的模式进行开发,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由合水屯的40多户农户本着共同决策、共同致富的目的发展茶叶生产。于2004年冬开始种植,面积280亩,目前正配套建设一个面积500平方米,年产干茶5万公斤的加工厂。基地投产后,合水屯每户农户平均茶叶鲜叶收入可超万元,在加工环节的利润每年可为集体积累资金5万元。
在各大基地的带动下,昭平县各产茶乡镇群众种茶热情也一浪高于一浪。放眼茶乡大地,随处可见种茶、护茶、建厂的闹春景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份到2月5日,全县已炼山6812亩,开垦整地4076亩。(黄旭胡)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