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板村新面貌。莫树英/摄
“金桔灿灿焕春光,鸾凤和鸣五世昌。嘉永成婚父乐意,嘉军择妇母心宽。
凤锦良缘恩爱深,新婚佳景天地长。妯娌和睦扬美德,弟兄团结奔小康。”2月9日,在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委大山村,记者走进青年村民黎嘉军钢混新楼房的客厅,大彩电、高档成套音响、消毒柜、饮水机、空调……一应俱全,而特别吸引眼球的是那高贴墙上大红纸上的新婚贺喜诗。
“这是我和大哥嘉永2003年元旦同时结婚成亲时,一个叔叔书写勉励我们的。”英俊的黎嘉军介绍说,他们两兄弟从县外同时分别娶回漂亮的姑娘,成了村里村外的大新闻,来喝喜酒的人多得板凳不够坐。
“你们村家家有‘金山’,户户建新楼,富裕又文明,哪个地方的姑娘不愿嫁过来呀?”“过去的日子可不是这样啊!”老村长黎大叔吟起了曾流传了多年的民谣:“有女莫嫁大山村,家住山上破烂屋,红薯芋头当饭吃,油盐全靠打柴买。”这么大的变化是怎样来的?
山果果——金蛋蛋
“路在脚下,富靠科技。”望着满载金桔沿山路鱼贯而行的车辆,老村长感慨万千。1990年前后,他和一些村民看到外村人种金桔可卖好价钱,于是就上山垦荒种金桔。慢慢地,金桔树长大了,结果了,金黄的果子在丛丛绿叶的映衬下格外耀眼,古板村人用汗水收获了希望。
然而,由于村民缺乏种植技术,金桔树产果不多,质量不高……老村长和村民多次找市、县、乡有关领导,请求派农技员传授技术。农技员到果园地头向村民讲解了金桔合理种植、施肥、剪枝、护芽、护果等知识,村民逐步学到了金桔优质高产的技能。如今,全村80%的村民获得了“绿色证书”。
“有了科技金钥匙,荒山变成了金山。”老村长指着满山遍野的金桔林说,特别是从2001年全面推广塑料薄膜覆盖种金桔,让果子在树上避雨、防寒、防尘、防落果和裂果,而且可在树上保鲜半年,金桔的质量、产量大大提高,价格由每公斤4元提高到8元以上。村民还配合农技人员实施大棚覆盖树冠技术的试验取得成功,如期保住金桔的第一次开花,所结成的金桔果大质优。这两项新技术有效解决了金桔的保花、保鲜难问题,村民垦荒种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金桔面积由1993年的不足50多公顷,猛增到2005年的280多公顷,总产量达6000多吨。如今,古板村适宜种果树的土地90%都种上了金桔。
进入新世纪之后,古板村民不古板,他们把发展无公害金桔产业作为自己的王牌、品牌的意识更加强烈,人人主动参加金桔无公害的科学技术培训,家家户户大力推广有机化肥种植,使古板金桔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新世纪第一春,满山花开,古板村生产的“古板金桔”以果实个大,色泽金黄亮丽,皮脆肉甜等特色,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名牌产品证书”,此后又通过了全国无公害产地认定、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古板金桔北销北京、沈阳、哈尔滨,直到俄罗斯,南销广州、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国家。
穷山沟——别墅村
走进古板村委的凉水井村,路两旁的山腰到处是一座座风格独特的别墅楼———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吊阳台、青石墙裙,尽显桂北民居风格。新房掩映在翠绿的果树丛中,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线。
“古板金桔成了市场抢手的金蛋蛋,古板村民腰缠万贯,全村十万元户、几十万元户像雨后春笋悄然冒出。农民有了钱,首先想到是建新房,娶新娘。”古板村党支部书记高立友对记者说,古板村共640户2528人,依靠科学种金桔,实现了脱贫致富。
新年伊始,据桂林市农业局、统计局抽样调查,2005年古板村人均纯收入1.3万多元,比上年增长近5000元,又一次创造了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奇迹。到今年春节止,古板村640户农家,新建钢混结构楼房530家,占总户数的80%以上,其中凉水井、龙潭门、大山、富马和古板中村、古板新村等,新建楼房户达90%以上,每户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大多数农户人均面积50平方米以上。
“要讲建别墅群式的新村,最早的是我们龙潭门村。”年过半百的村长邱身业说起龙潭门的变化,脸上充满了自豪。
早在5年前,种金桔富起来的龙潭门村民请来了桂林市和阳朔县有名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新村的建设规划和各户房屋进行精心设计。一年多时间,20座别墅型的新楼房就依山建成,错落有致,与周围秀丽的阳朔山水相得益彰。之后,其他十几户人家也着急了,很快也建起了自己的别墅。全村33户村民,新建了34栋新楼。村民张伟远3个儿子都分别建起了新楼,卫生间与县城的宾馆一样讲究。
“鲤鱼真的跳过了龙门,龙潭门人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啦!”很快,龙潭门建成了别墅式新村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古板村,吹遍了阳朔县内县外,还成了桂林市和自治区的小康文明示范村,带动了远近一个又一个生态小康文明村的建设。
走进古板村的农家,家家客厅、厨房、厕所都是那么干净卫生,特别是在宽敞的厨房里,电冰箱、电饭锅、电磁炉、消毒柜、洗衣机等应有尽有,煮饭炒菜不再用柴草,家家新建沼气池,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现在,农户改厕率达80%,家家用上了安全卫生自来水。电话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都在95%以上。
古板村现有农用车400多辆,摩托车200多辆,还有一些农户买回了小轿车。
五保户——文明人
“老奶,送块猪肉来给您。”新年第一天,古板村大板桥自然村高立名来到五保老人梁淑珍面前,靠近这位95岁的老奶耳边说。
梁淑珍虽然有点耳背,可是由于得到村民的关怀,身体健康,思维清楚。她对高立名说:“你也是五保户,还挂念着我啊?”“您是全村第一老,大家多关心您是应该的。
何况我现在生活好过了,有能力就要帮您一把。”高立名说,虽然自己已满60岁,但是由于现在生活好,天天有饭吃,酒肉不断,越活越带劲。他幽默地说:“我每天都喝酒,还算五保户吗?”的确,像高立名这样的五保户全国少有。近几年,在村里干部群众的扶持下,他认真学习金桔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所种的两亩多金桔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每年金桔收入达2万元以上。
特别令人敬佩的是他致富后关心村里的公益事业,关心别人,多次捐款修建村里村外的水泥路。
像高立名这样不但追求物质富有,而且更追求精神文明的古板村民,就像满树光灿灿的金桔。该村35名共产党员根据各自特长,分工担任了家政指导员、科技服务员、销售服务员、法律服务员,对困难农户进行“结对”帮扶,每个支部成员联系一名以上党员、二户以上群众,致富了的党员联系一户以上的贫困户。
近年,古板村委被列为“桂林市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建设的重点村。借此东风,古板村人坚持净化心灵,美化村容,创建小康文明村、文明卫生户。如今,在古板这方热土上,文明、礼貌、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学科技、讲卫生成了大家的自觉行为,古板行政村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还有6个自然村被评为桂林市“文明卫生村”,一批农户被评为各级“文明卫生户”。古板村委主任张冬发应邀到中央电视台,介绍古板村人种金桔共同致富的经验。
“春回大地金满山,富遍神州路宽广”。喜气洋洋的狗年春节,贴在古板村人门口的大红春联,流露着村民对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向往。今年春节期间,又有3位外地姑娘与古板村的小伙子喜结良缘。来自同样是小康文明村高田镇青鸟村的新娘小肖说:“人就是追求这个文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