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17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陈德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武宣讯:时下在讲求实惠的乡村流行着一句医药广告词:“不看广告看疗效。”可是在40多万农村人口的武宣县,却流传着更时兴的口头禅:“小康路上如何走,处处党员在带头!”

  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武宣县以“党员当先锋,建设新农村”为主题,以做学习科学新技术、利用新科技快富、落实增收项目、创建新经济组织、扶贫助困帮致富、遵纪守法创文明的“六种领头人”为活动载体,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为了夯实思想基础,该县在中青年党员中开展比带头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在流动党员中比带动劳务输出能力,在老年党员中比转变观念,团结邻里能力等活动。以此培育先锋榜样,让群众看在心里,学在手上。古龙村53名老党员在龙续远的带动下,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娱乐场,购买了文艺演出设备。每到晚上,男女老少跟着党员排练自编自演的“土节目”,扭秧歌唱山歌、打健身球。洪狮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该村党员带头听讲座、学技术、种蘑菇,人均种植面积50多平方米,目前已采摘上市,人均收入840元。和律村党员何开忠投资14万元,引进新品种茶树菇50万袋。牵头组织170人成立了食用菌产销联合体,办起菌种厂为菇农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免费培训指导。今冬全村新增食用菌种菇面积16万平方米,107名劳动力党员共帮扶1800名群众种菇,预计菇农人均增收近千元。产品远销港澳、日本。村里到处流传着“蘑菇蘑菇快快长,坐着飞机过海洋;赚了钞票盖新房,感谢党员建工厂”。 

                            (陈德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