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24日 来源:贵港日报 作者:张智荣 曾华 邓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福建老板陈先生注入2.5亿元巨资开发建成的12万平方米的“凤凰城”,成为今年新春贵港城区耀眼的标志性建筑群。这仅仅是港北区真诚招商引资、精心打造百里民营经济带的一个缩影。据统计,5年来,港北区共引进项目412个,计划投资总额49.36亿元,已到位资金23.88亿元;新上非公企业506家、个体户1.43万户。目前,非公民营经济对该区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已由2000年的38%、31%分别提高到现在的85%和91%。每年为国家直接出口创汇逾1000万美元。

  港北区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不遗余力地鼓励、支持和扶植非公经济的发展。他们根据地处南梧二级公路、黎湛铁路复线和郁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的有利条件,建立根竹、贵城、港城、大圩、庆丰等5个乡镇、办事处“玉贵走廊”内长达100里的民营经济工业开发示范带,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强化政府部门服务功能,营造个体私营经济平等竞争发展的大环境,先后开展了“招商引资发展年”、“发展突破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年”等主题年活动,促进辖区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港北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文件,从经营场地、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税费征收、供水供电、奖励措施以及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等方面都作出明确的规定,给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55家民营骨干企业被确定为“重点保护企业”、授予了牌匾,加以精心“呵护”。同时,工商、土地、城建、金融、供电、公安、税务、环保、教育等部门也根据各自的职能,对个私业主在办理营业执照、建厂用地、贷款开户、纳税登记、户口流动、子女上学等方面实行全面倾斜,大开绿灯。对企业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和安置城乡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该区还依照国家有关政策给予优惠。

  在鼓励、支持、扶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港北区还十分注重提高个私企业主的政治地位。目前,该区已有200多名个私企业经营者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工商联会员,一批个私企业建立党团工会组织。该区每年还召开民营经济暨招商引资表彰大会,在全市率先拨款40万元大张旗鼓地嘉奖和树立、推广一批先进典型,促使辖区私营经济的经营者守法经营、大胆发财、放心发展。如台商独资企业格雷蒙公司,去年初因电力紧张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接到业主反映后,港北区委书记、区长多次跑到市里与经贸、供电等部门协商,理顺、疏通关系,并请来市领导到现场办公,确保了该公司的用电正常,使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去年向国家提供税金达455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